調研數據顯示,65%的老人每年會產生旅行消費,89%的老人一年內有出游經歷。
銀發群體正成為旅游消費的生力軍,他們正在重新定義旅游消費的新潮流。那么,銀發旅游相較于傳統旅游有什么樣的變化?旅游產品如何適應需求?
上海市老年學學會老年旅居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黃強認為,首先我們要了解新一代的老人和以前老人的不同,他們是中國改革開放的第一代“受益者”,普遍具有較高的普遍具有較高的教育水平,經濟能力遠超以前以“節衣縮食”為榮的老人,他們樂于接受新事物、新觀點和體驗一切自己感興趣的新產品和新生活方式。
中國網中國商務頻道研究發現,當前銀發旅游產品同質化嚴重,多數產品行程與活動形式單一,難以滿足銀發族的多樣化需求。上海數智康養產業發展研究院特聘專家、中國網中國商務頻道總監梁長玉表示,現有銀發游產品對銀發族在娛樂、研學、文化和社交等需求關注不足,更加沒有關注到銀發群體對新技術、新產品應用學習和體驗的渴望,銀發游產品供給存在較大提升空間。
梁長玉建議旅游企業,加強銀發游產品的規劃、開發和創新,不斷拓展銀發游產品與服務邊界,針對不同興趣愛好和身體狀況的銀發族設計攝影主題、手作主題、才藝主題(舞蹈/歌唱/書法)、AI人工智能應用主題和智能產品體驗等特色產品,豐富消費供給以滿足現代銀發族的多元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