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靜安寺商圈的餐飲全國首店、上海首店、區域首店集聚。新開首店集中開業通常意味著商場、企業在應對大客流消費者的同時,還要迎接多部門、高頻次的檢查,難免讓“初來乍到”的企業“難以適從”。
如何在筑牢餐飲單位安全防線的同時,有效降低多部門現場檢查對企業正常經營行為的影響,上海市靜安區市場監管局以實際行動積極推動跨部門綜合監管“一件事”落地實施,構建了以“一體化綜合監管”為主軸,以“數治場景”與“共治場景”為兩翼的食品安全監管新范式。
日前,在上海一支由靜安寺市場監管所、街道城運中心、平安辦、綜合行政執法隊、消防支隊等多部門組成的“一體化綜合監管”執法隊伍,讓我們真切感受到了這一執法方式變化所帶來的全新監管理念以及由此釋放出的執法溫度。
一、協同賦力
器欲盡其能,必先得其法。為扎實推進餐飲業一體化綜合監管,靜安區市場監管局牽頭組織區綠化市容局、區城管執法局、區消防救援局、區數據局等部門,圍繞各自年度監管重點、檢查事項,結合餐飲單位風險與信用等級評定結果等內容細化檢查流程,確定了一體化綜合監管行政檢查表單,涵蓋食品安全檢查十大類37項、特種設備安全二大類26項、消防安全四大類37項、市容環境衛生五大類一體化4項共超百余項檢查標準。檢查前又根據投訴舉報引發的“觸發式”檢查情況,再次對檢查名單和檢查事項進行優化。
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對企業經營的影響,執法人員選擇餐廳客流平穩時段進行檢查。通過出示“檢查碼”,告知商戶本次行政檢查的依據、內容、要求等,讓商戶對每項檢查做到“心中有數”。各部門圍繞“一次上門解決多個問題”,就餐飲企業人員管理、原料儲存、追溯系統、加工操作;商戶燃氣管道、消防設備以及燃氣用具的線路、管路設置是否符合消防安全要求;餐廚垃圾和廢棄油脂收運情況;按標準配備凈化設施及定期清洗情況;病媒“三防”落實等內容分別開展檢查。市場監管部門同步對餐飲企業開展了餐具ATP細菌測試、陰離子洗滌劑殘留測試,讓一次監管的“含金量”做足。
檢查結束后,將各部門提出的整改事項及內容制發清單統一告知餐飲企業限時完成整改。這種讓檢查頻次做“減法”、給監管質效做“加法”的方式,在守牢安全防線的同時,有效降低了商家迎檢成本。經統計,自2024年第四季度以來,靜安區涉及餐飲一體化綜合監管的部門通過開展聯合檢查,現場檢查頻次同比下降40%。
二、數治賦能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實現“執法不擾企、監管不缺位”,更要以數智化方式撬動監管方式的轉型。靜安區市場監管局以“數據”為核心,充分發揮“天鷹”、“互聯網+明廚亮灶”等智能遠程監管手段智能巡查、智能抓拍、智能報警等作用,大力推進非現場監管場景應用,及時、精準地發現安全隱患,既讓“一體化綜合監管”現場檢查更具針對性,更讓無感監管觸達食品安全的“細枝末梢”。目前,靜安區市場監管局已推進全區1700余家餐飲企業建設了“互聯網+明廚亮灶”。
在靜安寺市場監管所的智慧大屏上,既可以實時看到監控數據,同時依托7天云存儲功能可以回放查看餐飲企業各時間段食品加工操作的包括粗加工、烹飪區、專間、餐飲具清洗消毒等關鍵環節,針對AI智能預警算法推送的從業人員抽煙、垃圾桶未加蓋、鼠患識別、未穿工作服衣帽等問題,及時督促企業整改。數治場景延伸了監管觸角,打通了服務鏈,促進了食品安全治理水平的提升。
靜安區市場監管局還進一步健全“一體化綜合監管”工作閉環機制,通過“云復核”方式,由執法人員對餐飲企業整改情況、長效機制落實情況進行跟蹤復核,帶動餐飲企業跑出食品安全管理的“加速度”。
三、共治賦值
靜安區市場監管局還充分調動商場運營管理方、第三方評估機構、食品協會等社會力量,進一步豐富“非現場檢查”場景,建立了商業體食品安全多元共治格局。
尤其是商場運營管理方是推動商場內餐飲企業主體責任落實的最有機的力量。以上?!癈P靜安”為例,在靜安區市場監管部門的指導下,商場運營管理方建立了多維度管理場景,在制度管理方面,建立《餐飲租戶運營安全管理指引》,食品安全管控涵蓋了公示、管理制度、食品加工、消毒、環境衛生、人員管理、庫房等多方面。
在動態管理方面,建立了包括每周一次的小型晨會、每兩周一次的運營方主要負責人帶隊巡查、每月一次的店長會議、重要節假日節前排查等排查反饋機制。同時,還積極探索第三方輔助風險管理機制,提高問題發現專業能力。在閉環管理方面,商場運用自身《EHS管理系統》(環境、健康、安全),將問題描述、問題分類、風險等級、整改建議、整改結果全部納入系統管理,整改完畢將問題關閉、銷項。
上海市靜安區市場監管局黨組書記、局長王頡鳴表示,聚焦破解“多頭檢查”瓶頸,實現“無感檢查、有感服務”的監管理念轉變,通過持續推進餐飲業一體化綜合監管,探索“非現場”監管、“觸發式”監管新模式,給檢查頻次做“減法”,給監管質效做“加法”,不斷提升企業感受度,努力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靜安區市場監督管理局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