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慶市北碚區通過建立“政府主導、部門協同、多方參與”的工作機制,成功處置一起涉及250余名老人和160余名員工的養老機構運營問題,并以此為契機推動全區養老服務監管體系全面升級,為養老服務行業的規范發展和監管革新提供了“北碚樣本”。
2024年,北碚區某養老機構因資金管理不善,出現運營問題。接到情況反映后,該區迅速開展分析研判,由區委政法委、區信訪辦、區民政局、區人力社保局等多部門組成聯合工作組,進駐該養老機構現場辦公,梳理研究化解矛盾舉措。
“當時這家養老機構賬上的資金所剩無幾,連日常運營都難以為繼?!北表諈^民政局相關負責人說,最緊迫的是要確保在該養老機構的兩百多位老人的生活不受影響,同時妥善解決該養老機構員工的欠薪欠保問題。
面對這一民生問題,工作組精準施策,建立“三方監管賬戶”,強化資金專戶動態監管,嚴格執行資金使用審批制度。隨后啟動老人轉移安置預案,清退老人履約保證金及養老服務費,并有序轉移老人至其他養老機構。同時,妥善安置機構員工,及時支付拖欠工資、補交社保費用,保障員工合法權益。今年初,隨著最后一名老人順利離開該養老機構,該養老機構的問題得到圓滿解決。
面對此次事件暴露出的養老機構預收費監管缺位等問題,北碚區以矛盾化解為契機,從解決一個問題到解決一類問題,推動全區養老服務機構監管體系全面升級。
今年4月,北碚區民政局制定《關于規范養老機構預收費管理具體工作方案》,明確規定預收費標準上限、資金存管方式和使用審批流程等關鍵內容。組織轄區養老機構開展養老服務機構公證提存及監管賬戶管理培訓會議,要求養老機構將預收費資金全額存入專戶,建立資金動態監測機制,有效防范養老機構挪用資金、卷款跑路等風險。到今年7月,北碚區39家養老機構將全部納入監管范圍。
一直以來,養老服務機構的安全保障存在監管部門多、監管內容多、監管信息碎片化、監管時效性弱等問題和難點。北碚區將養老服務機構安全與智慧養老平臺深度融合,搭建風險預警模塊,運用大數據實現風險自動識別和分級預警,做到風險早發現、早處置。同時,依托智慧養老平臺開發養老機構信用評價系統,將養老機構運營情況與信用評級掛鉤,構建“守信激勵、失信懲戒”機制。開通“養老服務監督熱線”,設立有獎舉報制度,鼓勵公眾參與監管,形成多方監督合力。
北碚區成功化解此次養老機構運營問題,是多方協同、精準施策解決民生問題的一次生動實踐,不僅解決了養老機構難題,還為養老服務行業的長遠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為其他地區提供了可推廣可借鑒的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