矗立在上海徐匯濱江的東航貝殼樓,以能發電、可儲電、會智能調度的創新模式,將“零碳”從概念變為可感知的現實,獲得零碳建筑認證及全國首批三星級建筑光儲直柔系統榮譽,成為建筑領域綠色低碳轉型的標桿案例。
貝殼樓地上二層為展示辦公空間,建筑面積1444.23㎡,計容建筑面積約為1358㎡。項目整體實現能源自給自足,實現全電氣化無外購能源,光伏系統年發電量達11萬度以上,完全滿足全年用能需求,降碳率達100%。
貝殼樓的“零碳密碼”,藏在屋頂與墻面上。屋頂鋪設了224塊單晶硅太陽能電池組件,有效面積達577.92㎡,相當于每年可生產約18.9萬度清潔電能。更特別的是,建筑外墻部分采用自主研發專利的可發電光伏玻璃幕墻系統,26塊光伏發電玻璃組成“發電皮膚”,總功率達2928W,最大化建筑本身的可再生能源供應。
樓外藏著巨型充電寶——零碳樓光儲直柔系統儲能柜。多余的電能會被存入“充電寶”,陰雨天或夜晚也確保微電網系統的穩定供電,真正實現綠電100%“自產自消”。
如果說光伏板是“能量生產者”,儲能系統是“能量倉庫”,那么貝殼樓的“電能路由器”就是整個光儲直柔系統的“能量中樞”:它能實時監測發電、儲能、用電數據,動態優化能源流向。
光照充足時,優先將光伏電力直接供給直流空調、照明設備等,同時把富余電能存入儲能系統;光照不足時,秒切儲能供電保障關鍵負荷;極端情況下還能與電網柔性互動,確保用能不斷檔。更貼心的是,其配備的人機交互界面可實時展示發電、儲能、設備運維狀態,數據同步接入智慧零碳樓碳排放管理平臺,讓能源流動“透明可感”。
零碳樓項目先后斬獲多個獎項,包括上海市超低能耗建筑認證、美國LEED鉑金級預認證、“十四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科技示范工程等,成為“好房子”理念與零碳建筑深度融合的典范。
貝殼樓的項目方——東航旗下的云錦智建表示,將以“AI+好房子”為方向,依托貝殼樓為展示平臺,聚焦新材料研發、科技成果轉化及生態鏈整合,持續優化用戶體驗,推動市場化轉型,助力“好房子”與零碳建筑協同發展,為行業綠色轉型提供可復制、可推廣的“云錦方案”。(云錦智建供圖)(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