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8日,由北京大學信息技術高等研究院、北京大學城市軟實力研究院、溫州市數據局、溫州市經濟和信息化局、湖南省數字經濟促進會、中國國創會數字經濟工作委員會等單位聯合主辦的第二期人工智能特訓營在杭州市正式啟動。本次特訓營由北研科轉平臺承辦,以“融合發展——人工智能場景勘測與培育”為主題,匯聚浙江、湖南等多地的傳統制造、智能制造、數字經濟等領域的優質企業,由北京大學人工智能專家團隊和學員企業共同探討人工智能技術應用于企業場景的現實路徑和解決方案。經企業報名篩選后,二期人工智能特訓營成功集結60家企業的主要決策者參加,學員企業2024年產值合計達332.9億元。二期特訓營在企業數量、規模、行業分布、地域分布等方面,皆較一期特訓營實現了重大突破,為北研科轉與地方政府、企業家的深度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礎。
在開班儀式上,北京大學信息技術高等研究院黨總支書記、副院長李祎、溫州市數據局副局長金傳拉、北京大學力學與工程科學學院研究員、北京大學南昌創新研究院執行院長成名、中國國創會數字經濟工作委員會執行主任程月輝、北京大學城市軟實力研究院名譽副院長周曉敏等重量級嘉賓為二期特訓營致辭。嘉賓們明確指出,中國的人工智能時代已經到來,人工智能已經成為企業需要完成的搶答題而不只是必答題,人工智能和企業應用結合需要探索出一條切實可行的、高效的科研成果轉化路徑。
首日課程聚焦企業最關心的“AI技術如何與企業場景結合”,安排四堂高質量特訓課層層遞進,幫助學員企業家構建人工智能和“人工智能+”的完整認知框架。上午,第十屆浙江省科協黨組成員、秘書長謝牧人老師,以“人工智能的戰略布局與科轉路徑”為主題,結合自身長期致力于推動科研成果轉化的經驗和心得,明確指出北研科轉平臺提出的“特訓+技術+參股+資金”的全鏈條模式,是推動人工智能與產業融合的最優路徑。北京大學城市軟實力研究院戰略合作部部長、黃河智庫主任、北研科轉CFO王祥老師,以“北大人工智能專項基金——組建與投資思路”為主題,明確指出人工智能是未來中國經濟增長的主要動能,北研科轉平臺將與地方政府深度合作,以政府支持、專業管理、市場運作為原則,主要吸收社會資本參與,組建支持地方人工智能發展的人工智能專項基金。
下午,北京大學信息技術高等研究院智能物聯軟硬件產業化推廣實驗室主任、北京大學南昌創新研究院人工智能產業化實驗室副主任、北研科轉COO易海明老師,以“國家部委基金正在投資的人工智能場景”為主題,從國家部委基金的投資邏輯切入,全面闡述當前國家戰略層面重點支持的人工智能應用場景,北大新型科研/科轉體系關于技術、人才、參股、融資、輔導上市的全面賦能體系,和北研科轉平臺已經孵化出的典型企業案例。易海明老師強調,只要企業具備有戰略價值的應用場景,北大新型科研/科轉體系足以支撐該企業在人工智能賽道上快速成長。北京大學信息技術高等研究院智能政務實驗室主任、北京大學南昌創新研究院人工智能產業化實驗室研究員、北研科轉CEO張樂老師,以“支撐人工智能場景的技術能力”為主題,立足于人工智能技術體系,系統拆解AI場景應用所需的關鍵技術能力和北大科研體系的技術力量儲備,向學員企業展示了人工智能技術應用場景的底層邏輯。
四堂特訓課結束后,二期特訓營隨即啟動融合課環節,北京大學專家團隊與學員企業展開現場一對一溝通。來自傳統制造、智能制造、財務審計、數據運營、軟件開發、醫療服務等多個領域的企業家學員現場提問,圍繞人工智能技術如何與企業所在場景融合、北大新型科研/科轉體系如何賦能企業發展兩個核心命題,與專家團隊進行深度溝通交流?,F場交流環節充分顯示了企業家學員的快速學習能力和勇于創新的企業家精神,專家團隊就企業家學員的提問一一回應,在進一步啟迪思維、傳播認知的同時給出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
二期特訓營在一期特訓營的經驗基礎上,在企業招募、課程講授和后續合作等關鍵環節都做了優化調整,效果顯著。在溫州市數據局、湖南數字經濟促進會等聯合主辦單位的支持下,二期特訓營學員企業的數量基礎和質量提升,為特訓課、融合課和企業育苗、參股等工作開展提供了堅實基礎。課程講授和方案設計更加貼近企業需求,現場嘉賓和企業家學員反饋熱烈,合作意向強烈。后續,二期特訓營將在一個多月的周期內,繼續開展線上一對一交流和線下融合課環節,以期學員企業對人工智能應用和北大新型科研/科轉賦能體系有更深刻的認知。
同時,北研科轉平臺將以二期特訓營為抓手,攜手有決心、有行動力的地方政府,就授權當地建設人工智能育苗基地、組建人工智能專項基金等核心議題,快速推進深度合作。(主辦方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