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二屆CCF中國數字金融大會在上海舉行。大會由中國計算機學會(CCF)主辦,上海財經大學、同濟大學聯合承辦,300余位國內外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共議數字金融前沿議題。會上,金融壹賬通《智能資料審核產品解決方案》憑借在人工智能與業務提效、金融風控結合上的突出創新,經專家評議,榮獲大會“數字金融探索創新優秀案例”。
金融壹賬通智能資料審核產品解決方案,依托平安集團30余年金融實踐,集成OCR、NLP、大模型、智能分類、規則引擎等多項AI技術,打造涵蓋資料識別錄入、審核與風控預警的全流程智能化審核體系。
智能識別及錄入:支持180+類型金融文檔識別,常用字段準確率超過95%。結合大模型能力實現各類進件材料的關鍵信息提取及結構化處理;
規則審核:通過靈活可配的規則引擎,將人工經驗沉淀為審核規則池,適配信貸、保險、合同、跨境交易等多樣場景;
智能鑒偽:集成光斑檢測、文字篡改檢測、電子屏翻拍檢測等功能,形成全方位的反欺詐能力;
效率提升:在實際應用中,審核效率提升60%以上,大幅降低人工投入,實現“AI自動預審+人工復核”的新模式。
目前,該方案已在外資銀行跨境貿易融資、消金貸款、非金機構合同管理、保險等多類場景落地。以某外資銀行為例,智能資料審核助力其搭建AI智能審單平臺,300+自動化規則覆蓋19個子場景、30余類文檔類型,實現7×24小時自動化審核,不僅效率提升60%,還有效縮短了中小企業的融資等待時間,促進國際貿易順暢開展。
這一成果的價值不僅在于效率的提升,更在于其所體現的行業意義。智能資料審核的廣泛應用,正在推動金融機構在多個層面實現突破:一方面,自動化與智能化大幅降低了運營成本,提升了普惠金融的可及性;另一方面,AI與規則引擎的結合使風險能夠在早期被識別和攔截,從而增強金融體系的穩健性。
同時,在服務實體經濟方面,該方案幫助金融機構加快貿易融資、普惠貸款等業務辦理速度,為中小企業紓困解難提供支持;在合規與安全層面,自然語言處理與規則建模確保審核結果符合監管要求,推動金融業務向標準化方向發展;更重要的是,智能資料審核的落地還帶動了AI與金融科技相關崗位的增長,為行業注入新的創新動能。
此次獲評中國計算機學會“數字金融探索創新優秀案例”,不僅是對金融壹賬通技術實力與實踐價值的肯定,更展現了公司在以科技賦能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方面的擔當與努力。
未來,金融壹賬通將繼續深耕人工智能、大數據等前沿技術,加快智能資料審核與更多金融業務場景的深度融合,推動行業在降本增效、風險防控和服務實體等方面不斷提升能力,助力踐行金融“五篇大文章”,服務實體經濟,推動金融行業的數字化與高質量發展。(金融壹賬通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