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國勘察設計協會批準發布了團體標準《鋼筋鎖錮式連接技術規程》(團體標準-T/CECAS 20005—2025),該標準是我國首部專門針對裝配式建筑的機械連接技術規范文件,2025年9月1日起正式施行。
這一技術的推廣與應用,將極大提升裝配式建筑結構與預應力混凝土樁基工程的安全性、施工效率與工程質量,為我國全裝配建造和綠色建造提供重要技術支撐。
根據該標準,鋼筋鎖錮式連接技術主要包括三種連接方式:螺鎖連接、緊鎖連接和緊錮連接,分別適用于不同工程場景:
螺鎖連接主要用于混凝土預制樁中預應力鋼棒的軸向連接,特別適用于抗拔樁、錘擊樁等樁基工程,具備良好的抗拉性能和施工適應性。
緊鎖連接適用于裝配式混凝土構件的豎向鋼筋連接,能夠有效調節安裝偏差,保障節點受力性能。
緊錮連接則主要用于水平鋼筋的連接,具備良好的對中性和抗疲勞性能,適用于梁、板等水平構件的裝配連接。
該標準還顯示,鋼筋鎖錮式連接技術具備多項性能優勢:
1、高強度與高延性:接頭極限抗拉強度不低于鋼筋極限強度的1.1倍,確?!颁摻顢喽宇^不壞”,極大提升結構安全冗余。
2、優良的變形能力:接頭在反復拉壓荷載下仍保持較低的殘余變形,總伸長率不低于6%,滿足抗震設防要求。
3、疲勞性能優異:適用于承受重復荷載的結構,疲勞應力幅限值不低于普通鋼筋的80%。
4、施工適應性強:具備一定的容差調整能力,支持偏心、梅花孔等多種構造形式,適應現場施工偏差。
該技術可廣泛應用于住宅、公共建筑、橋梁、隧道、地下工程等領域,尤其適合在高烈度地區、復雜地質條件及對結構延性要求較高的項目中推廣使用,自2006年推向市場以來,已經在超過2000余項重大工程中得到成功運用。
據悉,《鋼筋鎖錮式連接技術規程》由兆弟控股集團、亞太建設科技信息研究院有限公司等20余家單位共同編制,歷經多年工程實踐與試驗驗證,技術成熟、可靠。
“鋼筋鎖錮式連接技術是裝配式混凝土結構鋼筋連接的關鍵技術之一,以機械連接取代現場焊接作業,降低能耗與環境污染,推動“雙碳”目標下的綠色建造發展?!闭椎芸毓杉瘓F相關負責人強調說。
裝配式建筑被認為是實現綠色建造、智能建造、節能低碳、推進城市建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之一。
有數據顯示,相比傳統建筑,裝配式建造的工地建筑垃圾≤100噸/萬㎡(傳統工地500噸),每減少1噸垃圾處理減排0.05-0.15噸碳排放;30層住宅工期從24個月壓縮至15個月,減少塔吊/照明等設備運行能耗35%,相當于減排120噸碳排放/項目。(浙江兆弟控股有限公司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