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5月以來,出道即火速出圈的足球賽事“蘇超”至今熱力不減,在諸多參賽隊伍中,以全勝戰績穩居積分榜第一、被球迷們昵稱為“南哥”的南通隊,無疑是“蘇超”中最“閃亮”那一個。
而作為南通隊新主場的南通體育會展中心,正借著這股熱潮開展一場深度更新行動—這場更新,不是座椅翻新、燈光升級等硬件層面的“面子工程”,而是對場館運營模式、城市功能融合的深層探索,呼應《南通市城市更新三年行動方案(2025—2027年)》中“燃動‘體育之鄉’活力、打造‘商文旅體健’跨界聯動消費新空間”的規劃,為提升球迷觀賽體驗、釋放“體育之鄉”活力寫下生動注腳。
蘇超激活“南鳥巢”:體育地標再煥新生
南通體育會展中心矗立于南通CBD核心區,被稱為“南鳥巢”,作為全國首座“可開合屋蓋”體育場,即將于8月31日以全新面貌亮相,成為南通隊(“南哥”)的新主場。為匹配蘇超高規格賽事需求與球迷熱情,其產權方中南集團在40余天內完成高效改造:31800余張新座席實現容量擴容超40%,重新鋪設的天然草皮與先進LED燈光系統提升賽事品質,新增的高清LED大屏則同步滿足現場觀賽與專業轉播需求。
這座承載著南通人共同記憶的體育地標,自2006年作為江蘇省運會主場館啟用以來,便以全國首個開合屋蓋設計、4.86萬平方米建筑面積成為城市名片,斬獲魯班獎、詹天佑獎等殊榮。這座經歷了數百余場體育賽事與大型活動洗禮的體育地標,已經成為承載南通人民文化、體育和娛樂狂歡的“精神穹頂”。二十年來,作為南通城市建設發展歷程中的光輝一筆,它見證了數百場賽事與活動的狂歡。這座體育場曾用毫米級精度校準的鋼構成為接受時光考驗的最佳注腳,也見證著南通CBD區域從阡陌農田到城市中心的跨越和蝶變。
隨著新型城市化鋪開,城市發展已經進入提質增效新階段,南通也恰逢其時因“蘇超”再度聚焦全國目光之際,一座城的文化底蘊與軟硬件承載能力,已然成為賽事熱度背后的“隱形賽場”。如今,借蘇超東風,“南鳥巢”通過硬軟件的同步升級實現空間載體的又一次煥新,同時也與南通這座城市以文體為媒,推動城市功能迭代的進程再一次交相呼應。
聯動煥活CBD:從“消費造極”到“生態造場”
如果說各大城市傳統CBD的建設,往往意味著“消費磁極”的核心集聚,那南通CBD一直不缺這些簡單的“商業內核”。從2006年“南鳥巢”實現城市體育場館的多項領先設計,到2011年作為地標性建筑的金石大酒店,與南通首家大型Shopping Mall——中南城相繼開業,填補了城市商業配套不足、高端商旅設施匱乏的缺憾,南通CBD很早就實現了“商業內核”從無到有的過程,在區域內統籌打造集金融、商業、文化娛樂、居住、旅游等多功能于一體的城市新中心。
這座環繞“南鳥巢”持續建設的CBD之于南通這座城市最寶貴之處在于——她始終在生長和更新,從2017年Young Park創新街區活化非遺文化、2019年中南中心國際級5A辦公融入南通CBD,再到2021年15萬平方米中央公園轉型“城市營地”,這些建筑的“生態內核”仿佛在與時代一起發展與進步。
2025年6月,南通率先發布《南通市城市更新三年行動方案(2025—2027年)》,明確提出要燃動“體育之鄉”活力,通過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改造提升傳統商圈、升級消費場景,打造“商文旅體健”跨界聯動的消費新空間。這一規劃,恰恰點出了場館更新的核心邏輯:硬件是基礎,生態是靈魂。
“南鳥巢”通過與南通CBD商圈聯動,場館不再是孤立的比賽場地,而是成為串聯購物、餐飲、文旅、辦公的樞紐。比賽日,場館的巨大人流量為商圈增加人氣和提升消費;非比賽日,場館則變身全民健身中心、文化展覽場地,實現“一場多用”。這種“賽事引流+商業反哺+日常運營”的模式,讓場館從“偶爾熱鬧”變為“持續活躍”,正是“商文旅體健”融合的鮮活實踐,也給這里帶來了超20萬人次日均人流量,以及突破25億元年交易額的經濟效益。
城市更新的深層價值,在于讓腳下的空間與人群的生活共生共榮。以“南鳥巢”為核心的南通CBD,用近二十年的持續更新,詮釋了這一理念。當初的偏遠農田變成了城市新中心,如今這里已形成多元融合的活力生態圈,而南通CBD始終以“前瞻規劃+需求驅動”迭代升級。
“元趣蘇超”讓商場變身足球文化主場,4000平方米專業滑雪場填補城市冰雪運動空白,一系列創新實踐讓南通CBD從單純“消費場”升級為“社交場”“文化場”,實現“人聚—業興—城活”的正向循環,與城市共同生長的新產品形態、新生活方式、新經濟發展,都呼應著《南通市城市更新三年行動方案(2025—2027年)》中“商文旅體健”融合的規劃藍圖。
政企協同模式:城市更新“南通方案”在成熟
南通CBD的實踐證明,城市更新是在時代浪潮中以商業為紐帶,連接歷史與未來、功能與情感、空間與生活的動態平衡,而在城市變遷中如何避免核心空間活力衰退,構建長期高效的運營管理模式則成為各大城市需要關注的關鍵問題。
從南通政企互動的城市更新實踐中,折射出一種可參考、可借鑒、可持續的發展邏輯?!赌贤ㄊ谐鞘懈氯晷袆臃桨福?025—2027年)》提出“多方共擔”機制,而南通CBD與“南鳥巢”的發展歷程,正是這一理念的生動注腳。
自2005年南通啟動“城市南遷”戰略以來,南通市政府與中南集團便以“政府引導、企業擔當、市場運作”模式,開創了超大型城市綜合體協作開發的先河。二十年間,這種模式在“南鳥巢”更新、南通CBD商業升級、中央公園改造等項目中持續驗證:政府把握規劃方向,企業發揮市場活力,既高效推進了公共設施落地,又通過市場化運營破解了“重建設、輕運營”的難題。
這場由政府部門與企業共同推動的更新行動,不僅是南通本輪城市更新的“排頭兵”和城市形象的展示窗口,更印證了一個道理:場館更新的終極目標,是讓硬件設施與城市功能、市民需求形成共振。當硬件提升筑牢基礎,模式創新激活價值,才能真正讓場館成為承載城市活力的“細胞”,讓“體育之鄉”的熱度從賽場延伸到街巷,從賽事持續到日常。
此外,在江蘇多地的城市建設過程中,均能看到類似的案例。如蘇超賽事中的鹽城體育中心、淮安體育中心、海門體育中心的賽場也均由中南集團建造,在當地政府的規劃引導下,中南集團延續“區域統籌、配套先行”的核心思路,以專業化的場館建設與運營能力,為這些城市搭建起承接高水平賽事的硬件平臺,更以標桿性的文體設施帶動區域功能升級與活力釋放,成為“南通方案”向外輻射的生動例證。
這種由政府與優秀市場主體緊密協作的政企聯動模式,是中國改革開放進程中城市建設機制創新性的生動縮影,體現了政府規劃的前瞻與引領,彰顯民營經濟的活力與擔當,不僅擦亮了“體育之鄉”的名片,更為中國城市在提質增效階段探索高質量發展路徑,提供了可借鑒的“南通方案”。(南通體育會展中心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