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特斯拉Optimus的機械臂緊握浙江工廠的行星滾柱絲杠,當吉利的焊接機器人以99.5%的良品率重塑生產線,一場由“汽車基因”驅動的機器人革命已呼嘯而來!近日,2025機器人與汽車產業協同創新發展大會在杭州圓滿閉幕。大會由浙江省經濟和信息化廳、杭州市經濟和信息化局指導,長三角新能源汽車產業鏈聯盟、浙江省汽車工業技術創新協會、浙江省汽車工程學會主辦,浙江省智能網聯汽車創新中心、浙江省智能網聯汽車產業技術聯盟承辦。大會以“數智驅動·協同進化”為主題,匯聚政府領導、行業領袖、頂尖學者及企業代表,共同探索機器人與汽車產業的深度融合路徑。
會上,浙江省經濟和信息化廳高端裝備處(汽車產業處)負責人指出,汽車產業與機器人技術協同創新,既是技術突破的必然結果,更是產業升級的迫切需求。要聚焦關鍵技術聯合攻關、示范應用場景拓展、產業生態融通共建,加速構建“整機引領+部件協同”的產業新生態,全力構建汽車產業和機器人產業深度融合、高質量發展新格局。

大會匯聚逾200家領軍企業高管,包括吉利控股集團、零跑汽車、東風嵐圖、江鈴新能源汽車、新吉奧集團、萬向錢潮、銀輪股份、萬安股份、士蘭微股份、華友鈷業、瑞立集團、超威集團、微宏動力、數源科技、云深處等知名汽車及零部件、機器人企業的高管和專家,以及浙江大學教授、省汽車工程學會理事長俞小莉女士等學界翹楚。參會陣容覆蓋全產業鏈,彰顯浙江作為創新高地的集聚效應。

浙江大學博導、云深處創始人朱秋國在《具身機器人的關鍵技術及應用探索》演講中,剖析人形機器人的戰略意義與市場潛力。阿里云大模型交付總監劉彥斌以《大模型賦能智能汽車研發創新》為題,闡述阿里云依托算力、模型與工程化體系,賦能智能汽車全鏈路研發。長三角新能源汽車產業鏈聯盟秘書長卜向紅在《以“汽車基因”重塑機器人產業生態》演講中,揭秘浙江汽車零部件企業如何通過技術同源遷移、產線協同改造與標準體系延伸,實現跨界突破。另外5位行業專家也在專題演講中分享了汽車基因賦能機器人生態跨界融合的實戰路徑。
大會壓軸環節聚焦“三級協同·生態賦能汽車與機器人深度融合的浙江路徑”,由俞小莉教授主持。嘉賓包括亞太集團董事長黃偉潮、萬向錢潮技術中心副總牛杰、萬安科技技術總監邱寶象、楊愛喜主任及寧波銀行投資銀行部總經理柴飛犇。論壇達成共識:浙江通過“技術同源、產業同頻、生態同構”的乘法效應,正將技術遷移紅利、區域協同網格與政策金融杠桿擰成“創新升維的巨浪”。牛杰指出,“汽車基因+機器人賽道”雙輪驅動,劍指全球智能精密機電領軍地位;柴飛犇強調金融資本在生態賦能中的杠桿作用。

“萬向的精密傳動、士蘭微的‘芯’動力、云深處的運動控制,正通過技術同源遷移與生態開放協同,孕育全新產業范式。當機器人學會‘駕駛’,當汽車擁有‘四肢’,這場雙向奔赴的融合革命,在浙江熱土加速奔跑!”會議主持人的展望,正是本次大會的美麗愿景:以長三角為紙、硬科技為筆,共繪“具身智能體”服務人類的新圖景——讓協同創新浪潮席卷從產線到家庭的每個角落。(主辦方供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