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的長春,秋光初綻,碩果盈枝。8月15日至16日,借著第二十四屆中國長春國際農業·食品博覽(交易)會的東風,吉林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與長春市糧食和物資儲備局聯合舉辦了吉米金穗“五大經典”領航行動獲獎地理標志品牌宣傳推介和產銷對接活動。
本次活動以“綠色、安全、健康、共享”為主題,通過品牌推介、產銷對接、實地考察等多種形式,集中展示吉林糧食地理標志品牌的核心優勢,推動“吉字號”優質農產品與全國各大市場精準對接,為吉林糧食產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農博巡館啟幕:觸摸東北農業發展脈搏
8月15日上午,參會代表們來到長春農博園,在東北四省區五院種業科技成果宣傳路演現場深入了解前沿種業科技成果。隨后,采購商巡館活動有序開展,參會代表們沿著“5、4、1、2、3號展館→農機展區→吉林省名優特農產品選品中心”的路線,全方位、多角度地考察了各類農展品,對吉林省乃至東北地區的農業發展成果有了更加全面的認識。
品牌推介盛會:黑土地“金色名片”集中亮相
15日下午14時,吉米金穗“五大經典”領航行動獲獎地理標志品牌推介會在長春和潤記憶酒店舉行。吉林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孫浩明,吉林日報社副社長郝斌,長春市糧食和物資儲備局黨組書記、局長盧天恒,以及來自成都市、杭州市、太原市、鄭州市等地糧儲系統的有關領導,省內外糧食企業代表和中央及省、市新聞媒體等齊聚一堂,共話吉林糧食品牌發展。
推介會上,吉林省糧儲局領導首先致辭,勾勒出吉林糧食產業高質量發展藍圖,彰顯了推動地理標志品牌做強做優的堅定決心。長春市糧儲局黨組書記、局長盧天恒隨后發言,分享了長春在品牌培育、產銷對接方面的實踐經驗,為全省糧食品牌建設提供了生動范本。
吉林作為世界三大黑土帶之一,是地理標志農產品的“天然產房”。榆樹市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局長魏坤通過現場推介的方式,深入解讀了吉林大米“腹白少、口感糯、香味濃”的全產業鏈品質密碼,展現了其從“種得好”到“賣得好”、從“有身份”(地理標志認證)到“有故事”(溯源體系)的品牌升級之路。
公主嶺市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倉儲調控科科長李洪波則現場講述了“吉林鮮食玉米”的發展之路。這顆依托寒地黑土滋養和品種改良技術的“甜糯新星”,以“甜如蜜、糯如脂、鮮如蔬”的特點成為全國消費者的餐桌“新寵”,年銷量突破15億穗。
企業風采展示:科技賦能鑄就品質標桿
企業是品牌建設的重要力量。長春瑞禾商貿有限公司作為吉林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其“山水禾興”牌大米榮獲長春市名牌農產品、長春“十大好吃米飯”等多項殊榮。公司董事長田麗上臺分享了企業品牌培育之路,展現了吉林大米企業在品質把控與品牌打造上的持續深耕。
吉林省華璽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作為集種植、生產、加工、銷售于一體的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通過了Food Safety全球標準食品安全認證、有機認證及596項農殘藥殘檢測。公司董事長徐愛然現場推介了企業特色產品,彰顯了科技賦能下吉林鮮食玉米產業的品質實力。
簽約與對接:搭建合作共贏橋梁
推介會后的現場簽約環節亮點紛呈。經過前期多輪對接,成都糧食集團有限公司與長春城開農投貿易有限公司、三全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與吉林省松江佰順米業有限公司、杭州中谷米業有限公司與吉林省鑫源米業有限公司3對省內外企業達成合作意向,簽約總金額預計達2.3億元,涵蓋大米、鮮食玉米等品類。這不僅拓寬了吉林糧食外銷通道,更為“吉字號”品牌走向全國注入了新動能。
簽約儀式后,嘉賓們前往展示區與試吃區品鑒產品,企業代表進行了深入交流。在隨后的產銷對接會上,吉林企業與銷區企業分別發言并自由交流,進一步推動了“吉林產”與“全國銷”的精準對接。
實地考察:見證全產業鏈品質實力
8月16日8時,參會代表前往長春地區重點糧企實地考察。在吉林省合十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參觀了稻米文化館、水稻種植基地及產品陳列區,深入了解吉林大米種植加工全流程;在吉林省華璽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考察了鮮食玉米加工車間和產品陳列區并試吃品鑒,直觀感受吉林糧食產業的全鏈條品質管控。
此次活動的成功舉辦,充分展示了吉林糧食地理標志品牌的魅力與實力,加強了省內外糧食企業間的交流與合作。未來,在各方努力下,“吉字號”優質農產品將進一步深耕全國市場,書寫吉林糧食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主辦方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