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心理衛生協會首屆人工智能與職業心理健康促進學術研討會在黃山隆重召開。本次會議以“智能時代的心理關懷新范式:本土化創新與技術賦能”為主題,由中國心理衛生協會職業心理健康促進專業委員會主辦,黃山青春谷生命科學發展有限公司、北京零點遠景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承辦,中國產業發展促進會產業創新集群開發分會、中國行為法學會醫療健康法治研究專業委員會協辦,匯聚了業內頂尖專家、學者及相關機構代表,共同聚焦人工智能在職業心理健康促進領域的創新發展與實踐應用。

開幕致辭:聚焦時代命題,共話發展方向
會議開幕式上,中國心理衛生協會職業心理健康促進專委會主任---宋華淼在致辭中指出,當前智能時代下,人工智能技術飛速發展,既改變了人們的工作生活方式,也使職業心理健康問題愈發嚴峻。他強調,人工智能技術的迅猛發展,為職業心理健康服務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智能評估工具能夠依據海量數據,快速精準地洞察職場人的心理狀態,為心理健康服務提供精準評估和個性化干預等支持,其意義非常重大。他表示要推動人工智能技術扎根中國土壤,實現本土化創新,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職業心理健康體系。

中國心理衛生協會職業心理健康促進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宋華淼
中國行為法學會醫療健康法治研究專業委員會會長---梁相斌在致辭中指出,從法治視角和行業責任出發,人工智能在職業心理健康領域是“賦能者”,也是“試金石”。職業心理健康涉及大量敏感數據,若缺乏規范,易引發隱私泄露、責任追溯困難等問題,甚至導致服務的“工具化”,削弱人際情感聯結。他認為需構建法治生態,完善規則供給、強化協同監管、推動全民參與。他呼吁構建“技術發展有邊界、權益保護有依據、責任落實有機制”的法治生態。學術機構與行業組織要發揮橋梁和守護作用,促進技術成果轉化。

中國行為法學會醫療健康法治研究專業委員會會長、《人民法治》雜志社社長兼總編輯梁相斌
黃山青春谷生命科學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施威在致辭中指出,我們正處于一個前所未有的轉折點:人工智能飛速發展,正在重新塑造人們的工作方式、溝通模式與認知結構;與此同時,社會節奏加快,競爭壓力增強,職業人群的心理健康狀況也日益受到挑戰。而青春谷生命科學發展有限公司一直深耕于“療愈中國心”的使命。目前正在黃山打造一個全新模式的森林療愈村——一個融合東方哲學與現代心理學、科技關懷與自然療愈的心靈棲息地。在這個療愈村里,嘗試構建家庭療愈、職業復原、人際重建、自然教育、AI陪伴等多維系統,助力個體在真實的土地上重建內在秩序,也幫助企業與組織在人本導向上找到新路徑。他堅信:人類的復原力不僅來自藥物與對策,更來自關系與環境的深度重塑。

黃山青春谷生命科學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施威
學術交流:前沿成果分享,碰撞智慧火花
專家主題演講環節,專家們各抒己見。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部黨委書記----喬志宏教授介紹了 AI在心理健康測評及干預中的應用,分享了借助 AI心理健康測評系統,實現精準心理評估,及時發現潛在心理問題,有效提升心理狀態與工作效率的實驗研究及案例。

中國心理衛生協會常務理事、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部黨委書記、教授喬志宏
中國科學院智能信息處理重點實驗室主任---山世光教授展示了基于視覺智能的無感心理測量技術,通過視覺智能設備對工作狀態的職業人員,采集各項心理參數進行監測分析,察覺負面情緒,是提供心理支持的重要依據。
中國科學院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總師--付威威研究員探討了智能體與多模態技術在心理選拔與測評管理中的應用,舉例說明用人單位在人才招聘中運用多模態技術,綜合語音、面部表情、行為數據等多維度信息,更精準地評估候選人心理素質與崗位適配度。
各位專家主題發言之后,進入圓桌座談環節,在以“Al +職業心理健康促進:跨學科對話與生態構建”展開的座談中,專家們從多學科角度探討了構建該領域良好生態體系的方法,受到與會學者們高度評價。

在應用實踐主題發言中,大連理工大學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中心主任鮑英善介紹了“心+N自助心理訓練中心”建設實踐;零點有數行為與認知數據智能研究中心盛文斌主任報告了人工智能時代認知訓練對重塑心理韌性的作用;南京云思創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凌志輝總裁闡述了多模態數據構建職場心理健康防護網的重要性。國腦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張雪峰總裁聚焦職業人群利用AI進行“腦認知健康管理”對預防老年認知障礙早預防的重要性。

零點有數行為與認知數據智能研究中心主任盛文斌
產業探討與聯盟倡議:凝聚合力,共筑生態
當前,全球正經歷以 AI為核心的新一輪科技革命,人工智能與心理學的深度融合重塑著職業心理健康服務的底層邏輯。我國職業心理健康問題已進入“高壓力、高需求、高期待”階段,傳統服務模式難以滿足新需求。AI技術的突破為破解痛點提供了關鍵鑰匙,但應用仍面臨技術碎片化、標準缺失化、生態孤立化三大瓶頸。
會議期間,參會人員深入探討了人工智能與心理健康產業的發展趨勢和挑戰,共同發起建立“AI +職業心理健康促進產業聯盟”的倡議。而此次會議的一大亮點,便是與黃山青春谷國際森林康養療愈村的深度關聯,為產業發展提供了鮮活的實踐樣本。
在此背景下,為加速 AI與職業心理健康促進的深度融合,構建“技術 -場景 -服務”一體化的智能生態,倡議發起成立該聯盟。聯盟以“智聯心理,健康新程”為口號,圍繞“共建、共享、共研、共益”的核心原則,聯合各方構建更優質的職業心理健康促進服務體系,致力于推動技術創新與跨界協同、建立標準化產品體系、構建開放協同平臺、強化公益屬性等,而黃山青春谷國際森林康養療愈村的實踐,為聯盟的發展提供了寶貴的現實依據。

黃山青春谷國際森林康養療愈村
黃山青春谷:AI+康養產業
25日上午,參會人員前往黃山青春谷國際森林康養療愈村參觀調研,這里作為 AI +康養產業的典范,其在心理健康療愈方面的實踐成果令人矚目。大家詳細了解了如何將人工智能技術融入康養療愈,在心理健康服務場景中探索出的獨特路徑。通過實地考察,參會人員不僅為人工智能技術在心理健康服務場景的落地應用獲得了實踐參考,更促進了各方在實踐層面的合作與交流,這也讓聯盟倡議更具針對性和可操作性。

黃山青春谷國際森林康養療愈村,AI +康養產業賦能心理健康的全新范式,已從這里揚帆起航,它將與即將成立的產業聯盟相互助力,以人文滋養內核,用技術驅動創新,為億萬職場人的心靈健康筑起堅實防線,助力健康中國與社會和諧穩定。(主辦方供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