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產品數字護照國際合作暨全生命周期管理國際標準研討會在北京成功舉辦。本次大會立足全球數字化和綠色化發展,圍繞供應鏈管理綠色化、透明化、可持續發展,匯聚國內外政產學研用各界智慧,共商產品數字護照V1.0(Digital Product Passport, DPP V1.0)國際合作與全生命周期管理體系建設方向,加快推動構建開放、共享、安全的產品數字護照體系,為全球提供通用框架和共創平臺。
當前,全球制造業正加速邁向數智化,呈現出數字技術迭代創新、信息產業升級突破、智算設施加速布局、工業數據呈指數增長、智能算法持續演進、融合應用縱深發展的蓬勃態勢。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副院長問斌表示,釋放數據要素價值、培育新質生產力、推進新型工業化,既是大勢所趨,更是使命所在。
隨著數據要素價值在工業場景深度釋放,制造業的邊界被重新定義,全球供應鏈加速重塑,貿易規則日趨多變。如何構建覆蓋全球的數字化靈捷供應鏈體系,已成為全球供應鏈合作與技術治理的焦點議題。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標準技術管理司原副司長、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原副主任陳洪俊指出,DPP作為貫穿產品設計、生產、流通、使用、回收、再利用等全生命周期的數字化載體,核心價值日益凸顯,深化國際合作是推動其實現全球發展的必由之路。
會議現場正式發布并啟動了MA-DPP通用框架(MA-DPP Universal Framework)V1.0、鋼鐵行業產品數字護照公共服務平臺、MA-DPP生態合作伙伴計劃等多項產品數字護照與全生命周期信息管理方面的創新成果。
MA-DPP通用框架1.0在本次會議上率先發布,該框架由中關村工信二維碼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中碼院”)自主研發,是全球首個DPP通用框架。國際標識代碼產業聯盟秘書長、中碼院院長張超表示,MA-DPP通用框架1.0以構建互信、開放、共享的全生命周期數據鏈基礎設施為核心目標,支撐全球DPP所有者、技術開發商、使用方、監管方共建標準、通用、可信的DPP基礎標準框架、技術框架與公共服務框架,為全球供應鏈提供便捷的產品數字護照基礎服務和公共產品,支撐促進全球供應鏈產業鏈暢通穩健運行。
鋼鐵行業是歐盟實施產品數字護照的首批行業,鋼鐵行業產品數字護照公共服務平臺作為本次發布成果的核心場景之一,為推動我國鋼鐵企業綠色出海提供了全棧服務解決方案。冶金工業信息標準研究院黨委書記、院長張龍強表示,冶金工業信息標準研究院將以該平臺發布為起點,圍繞以下五個方面加速鋼鐵行業產品數字護照落地:一是加快鋼鐵行業DPP相關標準規范制定;二是打造鋼鐵企業可復制、可推廣的試點樣板;三是建立國際互認的DPP區域性互信協作機制,四是加強面向鋼鐵企業的DPP應用宣傳推廣;五是爭取相關政策支持,多措并舉助力產業綠色升級和高質量發展。
在主題演講環節,來自國際電工委員會(IEC)、歐洲標準委員會(CEN)、聯合國歐洲經濟委員會(UNECE)等多個國際組織專家就大會主題進行演講。國際電工委員會IEC/TC65主席、德國標準化協會DIN NA 043-01-31 AA“自動識別和數據采集程序”主席Rainer Schrundner介紹了歐盟產品數字護照體系進展情況及全生命周期管理國際標準(IEC 63538)的作用,為與會者提供了國際視角下的產品數字護照標準化路徑。歐洲電信標準化協會(ETSI TG34)副主席、歐洲標準委員會/歐洲電工標準化委員會數字產品護照聯合工作組(CEN/CENELC/JTC24 DPP)專家Olaf Wilmsmeier表示,MA標識是用于DPP的基礎標準標識,并已完成與歐盟識讀設備適配互認,將助力歐洲綠色協議實施及產品數字護照應用。
本次會議上,中碼院與西門子(中國)有限公司,中碼院統一標識代碼注冊管理中心與天津中車融資租賃有限公司舉行了戰略簽約儀式。其中,中碼院與西門子(中國)有限公司將基于MA-DPP通用框架開展電池護照及碳足跡生態解決方案合作,助力中國企業綠色出海。中碼院統一標識代碼注冊管理中心與天津中車融資租賃有限公司將開展MA標識體系裝備制造行業二級節點建設合作,為行業提供統一標識注冊解析服務,推動裝備制造行業數字化轉型和高質量發展。
本次會議由中碼院、IEC63538國際標準工作組主辦,北京綠色交易所、中國質量認證中心、中國標準化協會、全球碼鏈科技合作中心、統一標識代碼注冊管理中心承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