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2025年度長三角主要領導座談會精神,全面落實《長三角區域衛生健康一體化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5-2027年)》決策部署;近日,長江三角洲城市經濟協調會智慧醫療發展聯盟(下稱“長三角智慧醫療發展聯盟”)在上海仁濟醫院召開2025年度第二次辦公會議,討論??坡撁私ㄔO、科創生態構建兩大板塊議題,共涉及6項具體議程。
長三角智慧醫療發展聯盟理事長朱仁明表示,長三角智慧醫療聯盟成立7年來,在長三辦的領導下,圍繞“高質量的一體化發展”為核心,以名醫、名院、名企三位一體建設??坡撁?,有力的推動了長三角衛生健康事業的高質量一體化發展。最近江浙滬皖衛健委聯合發布了長三角衛生健康三年工作計劃,我們要以此為契機,將聯盟的工作從扎實推進為重點轉向深入推進。
在跨域醫聯體階段性建設板塊議題中,??坡撁藭L、相關負責人依次報告并介紹了2024年以來??坡撁说墓ぷ鬟M展,取得成果以及未來規劃。
上海交大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腫瘤科主任王理偉教授表示,??坡撁嗽谶^去幾年里已完成多個跨域專家共識,下一步將聚焦互聯網+多學科會診平臺、醫療質量監測與管理平臺等建設,以此提升長三角多學科診療水平。
上海交大醫學院附屬第六人民醫院康復科主任馬燕紅表示,將持續建設“基層智慧康復示范單位”,強化數據共享與技術協同,推動康復服務均質化。長三角眼科診療??坡撁藭L、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院長周行濤表示,將繼續推進院際間互聯網(疑難)病例會診平臺,推動更多遠程診療、AI助診模式向基層覆蓋。
長三角腦血管病??坡撁嗣貢L、長海醫院腦血管病中心副主任張永巍介紹了“醫防融合”“體醫融合”領域的經驗與模式,并表示將通過數據一體化建設工作進一步降低長三角區域各地卒中發病率、致死致殘率等,提升居民生活質量。
上海第七人民醫院的陸志成教授則表示要持續以標準引領診斷、區域互檢互認,并擬制定《長三角細胞形態學檢驗互認操作指南》,統一樣本采集、處理和判讀標志,為檢驗結果互認提供技術依據。
上海交大醫學院附屬第一人民醫院核醫學科教授汪太松介紹了過去幾年??坡撁嗽贏I賦能核醫學、PET/CT低劑量與快速精準成像等關鍵領域開展的研究,并表示??坡撁藢⒃谙码A段成立關鍵技術攻關聯盟、建立標準化質控平臺等。
長三角婦幼醫學影像??坡撁讼嚓P負責人介紹了??坡撁嗽谌橄偌膊祿炫cAI研究方面的代表性研究成果,并表示將持續組織影像學會議和操作規范培訓,夯實長三角婦幼醫學影像的專業基礎。
長三角眼病防治??坡撁嗣貢L、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副院長陸麗娜介紹了“五中心一平臺”的工作成果,并表示將推動VIMC(視覺健康智能管理中心)在更多長三角城市內落地。
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心臟外科教授范慧敏介紹了“eHOPER心健康”六位一體創新模式的運行成效,并表示將推進動脈斑塊早篩中心、專病門診等建設,推進基于互聯網數字醫療的一站式慢病管理與康復工作。
上海交大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副院長薛蔚強調,??坡撁顺闪?年來已實現了長三角泌尿外科指控中心全覆蓋,多中心臨床研究也已優先在??坡撁藛挝粌嚷涞?,下階段還將推進MDT多學科會診服務向更多長三角區域單位開放,并將重點放在長三角泌尿外科的質量控制一體化上。
上海交通大學中國城市治理研究院特邀研究員、《醫語新說》青年醫護科普平臺創始人梁長玉觀察認為,??坡撁四J皆诳鐓^域醫療技術人才培養,醫療服務質控體系建設,專病早篩早防等方面都能發揮優質醫療資源有效賦能基層的作用。他表示,隨著??坡撁擞绊懥Φ倪M一步擴展,將會惠及更多長三角基層醫療機構和廣大患者。
智慧醫療發展與科創生態構建板塊議題中,術木醫療董事長張錦景分享了“長三角智慧醫療遠程ICU網絡平臺建設方案”;中基會數字醫療分會秘書長王繼軍分享“長三角智慧醫療診療專線建設計劃”,長三角智慧醫療發展聯盟執行秘書長鄒臻杰介紹了聯盟醫學科創與成果轉化相關工作。
朱仁明理事長在總結時強調,智慧醫療是長三角衛生健康事業一體化和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引擎。過去7年來,10個??坡撁苏归_了上千場培訓和會議,在同質化發展已經達到了預期目標,同時也展開了大量的臨床成果轉化的工作。
今后三年,聯盟在加強自身組織建設方面的同時,將做好9個方面工作,包括:繼續加強??坡撁藬U容和建設,以“科普-預付-診斷-治療-康復-健康促進”為路徑完善??迫鞒提t療健康服務,以人工智能和互聯網技術帶教賦能更多基層人才,深入推進檢驗檢查結果互認,落地跨域診療專線建設,征集AI醫療在長三角應用的案例,并成立長三角智慧醫療科創聯盟,加強科技創新一體化的同時,開展更多“一帶一路”與國際合作。(主辦單位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