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廣東荔枝產量將超過200萬噸,較往年增長約50%。在荔枝豐收的大背景下,首衡高碑店市場與廣東、廣西等荔枝主產區緊密攜手,在“南果北運”領域展開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新實踐,有效破解“果賤傷農”“豐產不豐收”的困局。
據統計,進入荔枝銷售旺季以來,首衡高碑店市場的荔枝日吞吐量持續攀升,穩定在超千噸的水平。這一成果,得益于首衡高碑店市場與荔枝主產區的默契合作和多措并舉。
首先,通過提前與產區種植戶、合作社及經銷商對接,市場能夠精準掌握荔枝的產量、品質和上市時間,從而制定科學合理的采購和銷售計劃。這種“以銷定產”的模式,有效減少了中間環節的損耗,提高了流通效率。數據顯示,通過該模式,荔枝從產區采摘到運抵首衡高碑店市場的時間平均縮短了1-2天,損耗率降低了5%以上。
其次,在物流保障方面,首衡高碑店市場整合了多方資源,構建了高效的冷鏈物流網絡。市場內配備了大量先進的冷藏保鮮設備,確保荔枝在存儲和運輸過程中始終保持優良品質。同時,與多家物流企業合作,開通了多條從產區直達首衡高碑店市場的專線物流。據了解,這些專線物流的運輸量占市場荔枝總吞吐量的70%以上,為荔枝的快速、新鮮送達提供了有力支撐。
此外,首衡高碑店市場還通過舉辦荔枝展銷活動、線上線下聯動促銷等方式,進一步擴大了荔枝的銷售范圍和影響力,吸引了來自北京、天津、河北、山西等多個省市的采購商前來采購。
首衡高碑店市場在“南果北運”方面的實踐,為農產品流通樹立了新的典范。其通過創新合作模式、完善物流體系、加強市場推廣等舉措,實現了南北荔枝產銷的高效對接,既保障了市場供應,又促進了產區發展,在推動農業產業化、助力鄉村振興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未來,首衡高碑店市場將繼續深化與各產區的合作,為農產品,尤其是對保鮮要求更高的鮮果的高效流通,貢獻更多力量。(首衡集團供圖)(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