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區域聯動,烏江力爭創建“世界旅游目的地”。6月20日,由該項目總策劃陳永康領隊,北京世紀千府國際文旅分院長吳寶昌、深圳文旅規劃師王慶勛、北京藝加國際副總經理張廷書、北京藝術家北水等專家,組隊深入烏江流域考察,各地區文旅相關部門負責人及本地青年企業家劉江、胡湘貴等全程陪同考察調研。
烏江,是貴州“母親河”,更是貴州文旅發展的“大動脈”。保護并發展好烏江,是貴州生態產業、文旅產業、康養產業、農業產業、新農村振興、烏江流域經濟升級的重要舉措。創建“世界級旅游目的地”,實現烏江沿線跨區縣的“串聯”與“融合”,共生與共贏?!罢w開發、一體經營”,是烏江發展的“新動能”。通過舉辦,建立貴州“國際大烏江”IP,建立烏江生態品牌,積極推進“文體旅”深度融合,推動新時代山鄉的發展與巨變??h域經濟是貴州“十五五”發展重點,以烏江帶為全域,以“世界旅游目的地”為核心抓手,共享生態資源、深度利用優質資源帶動農村一體化整體化產業升級,文旅產融合支撐鄉村振興,實現區域經濟整體繁榮。
(規劃小組調研組現場)
總策劃陳永康表示:烏江作為貴州省的西部、中部和東北部生態紐帶,對串聯各地文旅形成“大烏江旅游帶”至關重要。各區域聯合發展,融合共生,是烏江生態產業、文旅產業、鄉村振興發展與升級的重點戰略。特別是通過建設“烏江流域帶”,整合烏江優質資源、形成完整文旅產業閉環;通過深度挖掘屯堡文化、民族文化,舉辦國際藝術文化交流,烏江文旅大會,力爭創建“世界旅游目的地”,打造國際化“大烏江”IP;率先推進“低空飛行”等“新質文旅”產業,深耕山水生態療愈、夜郎文化探秘、民族風情體驗、國際藝術駐留等差異化“旅居生活模式”,成為烏江流域、長江流域城市群的“后花園”、“心身靈”療養圣地,讓烏江這條“潛龍”,在大文旅時代騰飛跨越。
(調研組現場:總策劃陳永康)
陳永康表示:激活烏江潛力,追溯烏江文脈,挖掘烏江文化,是烏江文旅獲得“文化賦能”、藝術賦能的前提,烏江不僅有千里自然生態,更有千年悠久文明,還有萬里“茶馬古道”古鹽道以及百座古渡碼頭等歷史古跡。特別是“海龍屯”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世界文化遺產等優質資源,如此豐富的旅游生態和人文內涵,將成為烏江文旅發展的“源動力”。生態烏江,融合文化、藝術與科技,必將實現烏江全域文旅升級。
(調研組現場:文旅規劃專家吳寶昌)
文旅規劃專家吳寶昌表示:助力烏江文旅產業提質增效、品牌走向世界,是烏江創建“世界旅游目的地”的目標與意義。烏江流域具有豐富多彩的文化資源和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要進一步深化生態文旅融合發展路徑,走現代文旅智慧旅游道路,打造新業態,建設世界級文化旅居、生態康養等深度旅游目的地。
(調研組現場:海龍屯土司城)
貴州不僅生態資源豐富,山水景觀壯麗,還擁有多元的民族文化和屯堡文化;其中位于貴州省遵義市匯川區高坪鎮的海龍屯是一處宋明時期的“土司”城堡遺址,與湖南永順老司城遺址、湖北唐崖土司城遺址共稱為“?中國三大土司遺址”。這三處遺址于2015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集中體現了元明清時期西南少數民族地區的土司制度與文化特色。在地文化的獨特性、稀缺性,是構成“世界旅游目的地”的重要元素。
海龍屯遺址是宋、元、明時期西南播州楊氏土司文化的重要遺存。屯上建有九關,屯前六關:銅柱關、鐵柱關、飛虎關、飛龍關、朝天關、飛鳳關;屯后三關:萬安關、二道關、頭道關等歷史遺跡。
(調研組現場:海龍屯)
貴州“烏江世界旅游目的地”的創建,不僅為貴州旅游開辟了新的產業版圖,更為“多彩貴州”品牌提升了更高美譽度和國際影響力,為推動多彩貴州“四大文化工程”建設與可持續發展探索新路徑。貴州烏江將整合沿線優質文旅資源,建設系列“碼頭小鎮”,串聯烏江秘境村落,大力發展避暑旅居、森林旅居、濱水旅居等業態,建成烏江獨具特色的“世界旅游目的地”,以“生態+文化+藝術”的“融產業”模式,賦能文旅發展,推動鄉村振興。(永康文化傳媒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