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制造業正處于從“大”到“強”轉型升級的關鍵期。在此背景下,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激發數字經濟創新活力,持續推進“人工智能+”行動,培育包括具身智能在內的未來產業,將進一步促進數字技術與制造優勢、市場優勢更好融合。以技術為紐帶、政策為支撐,一場實體經濟的“數字躍遷”正在上演,為智能制造領域注入強勁動能。
5月19日,2025年第二屆畢馬威中國智能制造科技50榜單評選正式啟動。此次評選以“工業創新·智啟未來”為主題,聚焦工業物聯網、智能制造、智能機器人等前沿領域,深度響應國家“具身智能”“人工智能+”行動等政策導向,旨在挖掘智能制造領域標桿企業,加速中國制造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助力產業核心競爭力提升。
畢馬威中國工業制造行業主管合伙人Norbert Meyring(諾伯特·梅林)指出,智能制造是中國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體現。由數字技術帶動的新型工業化使得制造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加速邁進。今年以來,中國人工智能發展不斷取得突破,為智能制造產業提供了軟硬件支持,許多亮眼企業將脫穎而出,我們希望通過本次評選,連接技術、資本與市場,助力中國企業突破“卡脖子”難題,構建更加開放的平臺,助力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據介紹,本屆評選延續高標準、透明化機制,企業需滿足注冊于中國、持續經營滿1年且完成首輪融資等條件,確保參選主體的成熟性與創新潛力。評選流程分為三個階段:材料提交與初篩期;評審專家團隊走訪訪談,最終發布年度榜單并舉辦頒獎典禮。
在“人工智能+”行動與綠色轉型的雙重驅動下,中國制造業的升級之路既需要政策引領,更需要企業創新。畢馬威中國汽車行業審計主管合伙人徐侃瓴表示,當前智能制造企業正處在戰略機遇點的中心,搶占戰略高地是當前企業發展的側重點之一。但轉型就意味著較多的風險存在,企業需要以自身實際發展狀態為依據,制定短中長期全面規劃。一直以來,畢馬威中國與行業協會、專家智庫等不斷深挖智能制造行業的發展潛力與場景實現,也意在為領先企業提供更為全面的思考與判斷。(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