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服務重大國家戰略,在以更高水平開放推動更高質量發展中,充分發揮工人主力軍作用,2025年5月13日,上海臨港新片區勞模工匠創新工作室聯盟揭牌成立。
23家勞模工匠創新工作室成為聯盟首批成員。全國勞模包起帆,全國勞模、大國工匠王曙群、王軍、張翼飛,全國勞模、長三角大工匠張華受邀擔任聯盟專家顧問。
近年來,臨港新片區通過工匠培育,推動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6年來,74人獲評臨港工匠,75人獲臨港工匠提名獎。其中,17人成為上海工匠,3人獲全國勞動模范稱號,4人獲上海市勞動模范稱號。
當天,上海市委常委、臨港新片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陳金山會見臨港新片區2025年全國勞模、上海市勞模(先進工作者)、上海市模范集體代表時指出,你們為臨港的發展做出了貢獻,希望大家繼續努力,為強國建設建功立業。
據介紹,自2019年開始,臨港新片區啟動臨港工匠培育行動,結合新片區產業特點實際,帶動一流產業技術工人隊伍建設,為新片區以更高水平開放推動更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技能支撐。并從2023年啟動臨港工匠創新工作室評估工作,邀請全國勞模、大國工匠組成專家評估組,深入工匠創新工作室開展評估,指導規范創新工作室的建設、解答疑難問題,提升各類工匠創新工作室能力。
當天舉行的“匠心鑄臨港 奮斗創未來”2025年臨港新片區勞模先進表彰大會上,還推出了《上海臨港新片區新一輪臨港工匠培養計劃》,提出在實施兩年一度的臨港工匠培樹行動、實施兩年一度的臨港工匠創新工作室評估、實施工匠素質能力再提升行動、實施工匠后備人才培訓行動、做好上海工匠學院臨港分院“匠心學堂”暨臨港工匠核心精品課程征集方面加大投入。
據了解,上海臨港新片區3位獲得2025年全國勞模先進典型,都是在臨港工匠的培育中成長起來的。上海上飛飛機裝備制造有限公司部件事業部部長張家榕帶領班組攻堅克難,實現了國產飛機大部件產品在上海地區民營企業落地的零的突破;星邏人工智能技術(上海)有限公司研究員肖素枝帶領團隊深耕無人機與AI領域,大幅度提高光伏、風機、電力等行業的巡檢效率,助力能源轉型升級;上海申能臨港燃機發電有限公司首席技能師呂勇根,創新燃氣輪機安裝工法,刷新國內燃機安裝至點火工期最短紀錄,拿下亞洲質量金獎、國家工程金獎。(主辦單位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