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記北京中軸線—大眾篆刻作品展”(上海巡展)即將開展,2025年4月25日,首個聚焦大眾篆刻展覽的數字化創新平臺“篆刻云空間”小程序正式發布,通過五大創新維度實現傳統文化展覽的立體化傳播。
作為展覽的“數字孿生”載體,該小程序平臺將前沿科技與展覽作品深度融合。由北京科藝融合文化科技有限公司、中國傳媒大學戲劇影視學院及先臨三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通過產學研新模式,將參展的百余枚印章進行高精度掃描與三維建模。
觀眾通過掃描展品二維碼,即可沉浸式的觀賞到大眾篆刻作品,突破實體展柜的物理限制,讓每一枚大眾篆刻作品的細節纖毫畢現。
這一技術創新更延伸至展覽相關書籍《印記中軸文化浦江行—大眾篆刻作品集》,讀者翻閱實體書籍時,也可同步喚醒小程序中的三維數字印章,實現平面閱讀與立體鑒賞的跨媒介互動,開啟“紙數融合”的文化體驗新模式。
據悉,平臺首創的“印記北京中軸線·大眾篆刻數字地圖”開創了地圖與印文化融合的展示新維度。觀眾輕觸北京中軸線地圖上的建筑遺產坐標點,即可解鎖對應建筑的專屬數字印章。這種空間敘事手法將靜態展品轉化為動態文化圖譜,實現北京中軸線建筑遺產點與大眾篆刻作品的跨時空對話。
特別值得關注的是,本次展覽開創性引入青少年共創模式。所有數字展品的語音導覽均由京滬兩地小學生參與錄制,以童趣視角為每枚印章錄制專屬解說。
平臺接入了智能交互系統deepseek和AR增強現實鏈接模塊,其中AR功能更將觀展體驗推向高潮——當觀眾掃描展廳內的中軸線微縮模型時,手機屏幕即刻綻放出大眾篆刻作品與北京中軸線相互交融的立體煙花秀,傳統技藝與現代科技在此刻迸發璀璨光華。
目前,篆刻云空間小程序已全面接入本次上海巡展,未能親臨現場的觀眾朋友們也可通過小程序隨時欣賞大眾篆刻展品細節,參與線上互動。這場科技與藝術的雙向奔赴,正在書寫數字時代下文化傳承的創新答卷。(主辦單位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