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應用技術大學4月20日召開應用型人才培養改革推進會,解讀發布《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總體方案》,成立校企產教融合發展基金會,并啟動學科專業動態調整機制,著力構建“校企共生、產教共融”的高質量育人體系。
該大學在會上宣布,繼“香料香精化妝品學部、智能技術學部”之后,組建成立“材料技術學部”和“化工與能源技術學部”兩個新學部,并積極籌建“城市建設與生態技術學部”。至此,9個工科學院將重組為5大技術學部,學部下設產教深度融合的產業學院和技術研究院。
校長汪小帆表示,重組并非簡單合并,而是構建“產業需求導向、產教深度融合”的創新體系,每個學部將打造為產業創新策源地,實現實驗室建設、課程體系與企業需求精準對接。
在當天的第一屆應用型學科專業設置委員會委員聘任儀式上,來自各知名企業的相關負責人成為首屆企業委員。企業代表表示,將主動架起教育與產業的“雙向賦能之橋”,讓產業的前沿技術、應用案例、專家資源,引入人才培養過程,在校企協同育人中做到三個“深度參與”:深度參與專業設置和課程體系的調整,深度參與實習實踐教學改革,深度參與人才評價改革,共同培養出大批產業真正需要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據了解,校企雙方將共建雙元推進長周期、貫通式的實習實踐,分別實施校企交替進階、崗課賽證融通的“校企斑馬式”培養模式和工學交替的“住企培養模式”,由企業全過程全要素參與的培養體系,理論知識、企業教師授課、實習實訓占比達總學分1/3,并基于真實問題開展校企聯合指導畢業設計。
大學的產教融合發展基金會獲中國移動上海公司支持,雙方將共建“教育新基建”,推進5G、AI等技術融入教學。大學聯合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共同成立技術智能(AI4T)協同創新研究院,整合智能技術、香料香精化妝品、綠色化工等多個學科領域的優勢資源,借助AI,在創新發展的賽道上搶占先機。
目前首批試點專業已落地突破:化妝品技術與工程專業實施“校企交替進階”培養,智能制造工程專業開展工學交替實踐,畢業設計均基于企業真實課題。
校黨委書記郭慶松指出,作為全國首所應用技術大學,將持續深化“緣行業而立、依企業而強”的發展路徑,以技術創新為驅動,打造高水平應用型高校建設的“上應模式”。
據悉,自2024年11月啟動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試點以來,學校已召開9場產業需求研討會,走訪多家重點企業,與10余家頭部企業建立深度協同機制,通過校企“把脈問診”,直擊改革進程中的痛點、堵點,真正打造協同育人共同體。(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