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江南綠滿川,西塞山谷雨芽鮮。值此江南采茶季來臨之際,浙江湖州“江南文化探源”&“兩山”研學基地聯合陸羽文化園、沈家本歷史文化園成功舉辦茶文化產業轉化與研學合作交流會。
活動匯聚京滬鄂陜等地非遺傳承人、智庫學者及文化品牌產業代表,與當地茶企茶農和研學機構共繪《茶經故里》西塞山茶文化產業轉化發展藍圖。

作為《茶經》作者陸羽的著經之地,西塞山依托深厚的茶文化底蘊,通過"茶旅+研學"雙輪驅動,推出沉浸式茶文化體驗線路?;顒蝇F場,各地非遺大師現場展演唐煮宋點技藝,專家學者圍繞“茶經故里”IP的開發利用展開研討。

嘉賓們實地探訪了西塞山陸羽文化園和沈家本歷史文化園,拜謁了茶圣陸羽、“法學泰斗”和顏真卿等一眾文化先賢,觀賞了茶文化非遺大師們“唐煮宋點”的傳統技藝—非遺茶百戲和唐代煮茶展演。
來自北京的非遺茶百戲傳承人在茶圣陸羽的塑像前,在各路嘉賓的見證下,舉辦了一幕感人的收徒儀式。在茶文化非遺傳承和實踐的交流分享中,大家興致盎然、暢所欲言,為茶農茶商及研學機構提出了諸多寶貴建言,并真誠地探討了未來的合作內容與模式。
坐落于湖州吳興妙西鎮的陸羽文化園,是紀念“茶圣”陸羽著寫《茶經》的核心文化地標。園區以“一脈茶經、千年傳承”為主題,復原陸羽苕溪隱居著書場景,涵蓋三癸亭、慕羽坊、茶經碑廊等景觀,系統展示唐代煎茶技藝與禪茶一味的精神內涵。設有沉浸式茶藝研學工坊,定期舉辦宋代點茶體驗、茶山采制實踐等活動,聯動《茶經》故里茶園打造“茶文化”生態鏈,也為長三角茶研學聯盟示范基地,年接待各地茶文化愛好者超10萬人次。

期間,與會嘉賓先后走進西塞山、南郊下菰城、絲綢小鎮、世界鄉旅小鎮和傳統湖筆王一品筆齋等文旅研融合項目,深度感受了湖州市吳興地區的人文與生態環境。
在這片清麗自然、詩意盎然的土地上,嘉賓們追溯茶文化的悠久歷史,感悟了中國法治文化進步的深遠影響,還深度探討了文化產業轉化的新路徑與合作,為湖州吳興文旅農商研融合發展建言獻策,提出了全新的啟示和有力的支持。
據悉,沈家本歷史文化園與陸羽文化園相鄰,是以中國近代法學奠基人沈家本為主題的文化地標。園區依托其故居舊址而建,占地約20余畝,與西塞山風光相融一體,兼具人物紀念、法治文化研學教育、歷史研究于一體,全景式展現沈家本“融貫中西、變法圖強”的法學思想和治學精神。(主辦單位供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