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模聯成員,這堂‘全球勝任力’微課打破了我們對模聯的認知,也點燃了我未來參與國際事務的熱情。講師團不僅講述了國際組織有關專業知識,更用真實的經驗和見聞激勵我們在模聯中主動提出創新方案?!?/p>

在聽完上海對外經貿大學“全球勝任力”講師團崔文星副教授講授的關于聯合國的微課之后,華師大二附中閔行紫竹分校模擬聯合國社團社長陳凱瑞同學表達了這樣的感想。

為助力培養具有中國情懷與世界眼光的新時代青年,上海對外經貿大學國際組織學院(貿易談判學院)、全球勝任力中心于2024年底組建了“全球勝任力”講師團,遴選優秀師生圍繞全球勝任力、國際組織和全球治理打造系列課程,今年3月起先后走進上海對外經貿大學附屬松江實驗學校、上海視覺藝術學院附屬松江實驗學校、華東師范大學第二附屬中學閔行紫竹分校,為大中小學生授課,在青少年心中播撒全球勝任力的種子,迅速成為了“爆款”課程。
用案例故事點燃青少年的全球治理熱情
在為上海對外經貿大學附屬松江實驗學校五年級學生授課時,“全球勝任力”講師團以“中國智慧解碼全球治理”為主線,通過生動的案例和故事激發學生興趣。
在校期間被選派至意大利都靈參加國際勞工組織國際培訓中心(ITCILO)暑期課程的經濟學(國際經濟組織人才實驗班)黃鈺滔同學和國際經貿規則專業楊亦萌同學,通過講述在“未來青年領袖”暑期課程項目中解決環保問題的經歷,鼓勵同學們“像小樹苗一樣吸收知識,用本領守護地球”。金融學專業沈敬鈜和王昊騫帶領孩子們“云游”瑞士日內瓦多個國際組織總部,向小學生們詮釋多元文化。2023級英語專業何雨婷同學則以袁隆平院士的雜交水稻故事為切入點,展現中國技術如何惠及全球。
語言能力與使命擔當并重,解鎖全球勝任力密碼
“全球勝任力”講師團聚焦語言能力與青年擔當,為上海視覺藝術學院附屬松江實驗學校的初中生們講授了精彩的課程。國際組織學院大四學生何宇豪從自身參軍入伍到國際組織實踐最終入職國企國際業務崗的成長經歷出發,傳達“家國情懷是根基,跨文化溝通是橋梁”。國際經貿規則專業孫婧瑜、孫儀嘉、權一能通過聯合國語言科普、校友實習故事,揭示語言作為“和平橋梁”的力量。

國際政治專業本科生王怡翔、國際法與國際關系專業研究生馬樂和法學(涉外經貿法治卓越人才班)本科生吳奇正分享了寒假里參加學校組織的國際組織深度實踐研學項目,參訪日內瓦11個國際組織的見聞,呼吁青少年“以攀巖者姿態開拓全球勝任力之路”。
互動環節中,上海視覺藝術學院附屬松江實驗學校的同學們向講師團的大哥哥大姐姐們踴躍提問:“如何掌握多語言?”“我們能參與全球治理嗎?”講師團一一耐心解答,現場氣氛熱烈。
兼具家國情懷和世界眼光,為未來全球發展匯聚青春力量
在華東師大二附中閔行紫竹分校,“全球勝任力”講師團與模聯社的高中生圍繞全球治理的實踐與創新進行深入互動。國際組織學院何宇豪同學通過中阿鋰礦合作案例,闡釋青年在國際合作中的獨特作用:“青年不僅是全球議題的討論者,更是解決方案的實踐者?!?/p>
楊亦萌同學則以WTO臨時上訴仲裁機制為例,鼓勵模聯社同學:“學好專業知識,未來為制定國際規則貢獻中國智慧?!庇⒄Z筆譯專業研究生陳明月以聯合國工作語言為切入點引出,“語言不僅是工具,更是跨文化理解的橋梁。在翻譯《巴黎協定》時,一個詞的誤差可能影響國家承諾的解讀?!眹H經貿規則專業梁墨涵通過日內瓦國際組織深度實踐研學見聞,展現全球治理的深層動力:“在WTO通宵談判的燈光下,在ICRC逆行者的身影中,我看到了支撐全球治理的核心—熱情與信念?!?/p>
課程結束時,模聯社成員、高一(2)班石凌深有感觸:“陳明月姐姐提到的《巴黎協定》翻譯案例讓我明白,語言不僅是工具,更是消除誤解的鑰匙?!?/p>

上經貿大“全球勝任力”講師團走進中小學活動一經推出,廣受好評。上海對外經貿大學附校黨總支書記張輝高度評價這門“大思政課”:“大學生講師團通過貼近不同學段學生認知特點進行教學設計,在孩子們心中厚植家國情懷與全球視野,為培養時代新人探索了新的路徑。華東師大二附中閔行紫竹分校團委書記吳安娜則表示:“上經貿大講師團以‘理論+案例+互動’的三維模式,為模聯學子架起知行合一的橋梁。學生們不僅了解了全球治理的框架,更被青年榜樣的熱情所感染。我們期待未來與高校深化合作,共同培養兼具家國情懷與全球勝任力的國際化人才?!?/p>
未來,上海對外經貿大學“全球勝任力”講師團將持續推進課程開發,開放中小學課程預約通道,走進更多大中小學課堂,助力青少年拓寬國際視野、提升跨文化能力,讓更多青少年未來勝任于世界,為中國全面參與并積極引領全球治理貢獻青春力量。(上海對外經貿大學供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