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3日-24日,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25年年會在北京召開,本屆年會以“全面釋放發展動能,共促全球經濟穩定增長”為主題,吸引了眾多全球政商領袖、國際機構代表及學者等齊聚一堂,共同探尋世界經濟繁榮發展廣闊前景與機遇。
畢馬威全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比爾·托馬斯受邀出席年會,并在“人工智能普惠包容發展專題研討會”發表演講。他將目光聚焦在人工智能(AI)發展與安全之間的平衡,通過全球共享與共治,AI提升人類福祉的共同需求。
圍繞AI帶來了哪些機遇與風險、AI如何更有效地賦能產業發展等熱點話題,比爾·托馬斯展開演講。越來越多人正在直接或間接、有意或無意地與AI進行互動。但AI將如何改變世界,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比爾·托馬斯認為,當下,預測五個月后AI的影響已經很難,更無法輕言五年或五十年,但不可否認,AI將為每個經濟領域和社會角落帶來深刻變革。例如,AI將實現更全面自動化,更好的工作流程和硬件設備,并促進跨部門合作。
比爾·托馬斯點贊中國AI產業進展。他表示,深度求索(Deepseek)平臺為更靈活的開源模型打開了大門,使實施更容易且成本更低,這改變了關于這項技術的討論。
畢馬威也在推出創新AI平臺,該平臺將涉及關鍵審計、稅務和咨詢業務,幫助客戶解決現有和新問題。
不可否認,AI也帶來了新的挑戰,人們需要更加仔細思考它如何被創造、共享并在現實世界中應用。比爾·托馬斯表示,這不僅僅是關于惡意軟件的擔憂,還有是否能夠獲取的問題—當大約三分之一的人口仍然無法使用網絡時,如何有意義地談論全球AI革命?
在比爾·托馬斯看來,應強調全球合作、相互信任以及更廣泛的知識積累。他表示,私營和公共部門及組織應花時間確保AI基礎是堅實、道德的,并服務于公眾利益。在畢馬威,我們正通過可信AI治理框架做到這一點。
談及必要的知識積累,比爾·托馬斯認為,所有AI的發展都必須建立在知識的基礎上。未來,誰將主要負責AI教育。政府?學校?大學?智庫?企業?……答案是“以上所有”。
我們應當對AI發展帶來的變革保持警惕,未來,就業模式將改變,行業將擴張或收縮,這意味著人們必須裝備自己,使自己具備安全使用AI的信心和技能,以此適應這種變化,并將AI提供的機會最大化。
比爾·托馬斯強調,畢馬威期待與合作伙伴一起發現AI機會、開發AI解決方案并將其紅利帶給盡可能多的人。(畢馬威供圖)(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