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風啟華章,萬物生光輝,又是一年全國兩會,代表委員帶著對社會經濟民生的深刻洞察,匯聚北京,建言獻策,為不斷推動中國式現代化釋放澎湃動力。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畢馬威中國顧問李慧瓊和全國政協委員、香港特別行政區特首政策組專家組成員、畢馬威中國前副主席龔永德分別參加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及全國政協十四屆三次會議。
畢馬威亞太區及中國主席陶匡淳表示,在此前召開的各省、市、區等地方兩會上,超20位來自畢馬威中國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帶著數十份建議、提案為地方經濟獻言建策。他們著眼服務社會經濟大局,積極為各地新質生產力發展,產業變革集采企業訴求,察納創新呼聲,恪盡職守、高效履職,贏得了各方贊許。在全國兩會上,我們也將繼續看到,畢馬威中國顧問李慧瓊和畢馬威中國前副主席龔永德分別以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和全國政協委員的身份參與。他們將繼續發揮港區代表、委員優勢,立足中國香港與內地深入融合的發展機遇,提出涉及經濟民生的建議、提案,輸出畢馬威中國智慧。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畢馬威中國顧問李慧瓊今年提交了多份建議,涉及購房、醫療、養老、會計人才培養、資本市場等。
在便利內地人才來港發展方面,李慧瓊建議,允許通過特定計劃來港的人才,向國家外匯管理局申請購房專項資金匯出額度。在醫療人才培養方面,李慧瓊建議,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可以將深港??漆t師學院列為國家??漆t師培訓試點機構,推動??漆t師培訓制度的推廣。
在擴大生物技術應用范圍問題上,李慧瓊希望在做好風險管控的情況下,要先解決生物樣本跨境問題,打造高端醫療基地,保障生物樣本安全,推動河套園區整體發展。
關于中國基本養老金投資監管方面,李慧瓊建議年金基金監管部門修訂養老金產品監管制度,參考其他凈值化資管產品的做法,要求管理人每年聘請合格的社會中介機構對養老金財務報表進行年度審計,及時準確反應其投資風險。
全國政協委員、香港特別行政區特首政策組專家組成員、畢馬威中國前副主席龔永德先生對大灣區的重要地位及其獨特優勢給予了特別強調。在人才支持策略上,他建議實施如“港人港稅”等優惠政策,并適度放寬會計執業門檻,旨在加速人才的區域流動與融合。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財富》世界500強榜單中,粵港澳大灣區企業占據了22席,彰顯了其強大的經濟實力。憑借香港的低稅率環境和無外匯管制的優勢,大灣區在市場拓展、資本運作、高端人才吸引等方面持續擴大其競爭優勢。
此外,大灣區作為多國公司中國總部的聚集地,擁有完備且專業的金融、法律及科技創新服務體系。龔永德先生認為,大灣區憑借其顯著優勢,完全有能力成為亞洲第一大國際金融中心,并為國家推動人民幣國際化。
今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隨著以人工智能為核心的新工業革命的近進,中國不斷突破創新,中國經濟有決戰決勝的底氣和信心,新質生產力帶動的高質量發展必將在新征程上綻放耀眼光彩。畢馬威中國將一如既往秉持增益社會、構筑未來的核心理念,致力于提供卓越的專業服務,推動企業可持續、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