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漕河涇新興技術開發區40年間數次轉型,現在是顏值與產值齊飛的“科技綠洲”。
具有科技產業優勢
漕河涇開發區是全國唯一同時享受經濟技術開發區和高新技術開發區優惠政策的開發區,從早期的微電子到電子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等產業,到集成電路等五大支柱產業,再到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生物醫藥等多個創新集群、產業集群,堅持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創新,培育世界一流企業,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服務助力上?!拔鍌€中心”建設。
歷經40年發展,漕河涇開發區已匯聚中外高科技企業14000多家,包括144家世界500強投資項目、156家內資上市企業,擁有全市1/5的獨角獸企業、超1/4的大模型備案企業、60%的數字文創企業。
中外“最強智腦”企業集聚
園區每平方公里集聚了專精特新中小企業69家、小巨人企業6家,每萬人發明專利達到498件,是我國創新濃度最高的地區之一。2024年,園區企業營收有望突破7000億元,從業人員近30萬人,堪稱上海的“最強智腦”之一。
知名外企紛紛設立研發中心
漕河涇開發區的外資地區總部及研發中心較為集聚??鐕纠塾嬙趨^內設立地區總部30家、投資性公司22家、研發中心30家。星巴克中國總部、強生中國總部、默沙東中國總部、瓦克化學中國總部、雅詩蘭黛研發中心、雅培研發中心、3M研發中心、美敦力醫療創新中心、艾默生電氣、標致雪鐵龍、液化空氣等長期扎根園區發展。
漕河涇科技綠洲園區,由漕河涇開發區與英國阿靈頓公司合作開發,秉承“花園式高科技園區”的理念,打造世界一流的基礎設施和服務功能,以其獨特的品質、品位和品牌,吸引知名外資企業紛紛前來設立研發中心。
“科創漕河涇”的新定位:變朋友圈為產業生態圈
2024年,我國不斷放寬外資準入,制造業領域外資準入限制措施“清零”,推動電信、互聯網、教育、文化、醫療等領域有序擴大開放;上海歡迎外企加大投資力度,把更多創新業務和優質資源放在上海,進一步加強與本地企業合作。
2024年是首批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成立40周年。臨港集團領導表示,要當好臨港新片區開發建設的主力軍,成為漕河涇開發區產業升級和城市更新的重要參與者,讓園區成為“長企業”的地方,成為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引擎。
漕河涇開發區領導表示,將深刻認識國家級經開區發展面臨的新形勢,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以高水平對外開放、高能級科技創新,推動產業生態、創新生態高質量發展;改變招商方式,以體制機制改革不斷激發創新活力和內生動力,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上海市外國投資促進中心《投資上?!冯s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