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戴德梁行產業地產部數據統計,二季度共有56個外資制造業及研發項目與長三角各地方政府簽署了投資協議或投資意向書(分為租賃廠房和購地自建),其中4月份簽署18個,5月份簽署16個,6月份簽署22個(該數據不包含物流倉儲類、產業園區投資項目,也不包含制造業及研發項目的開工、奠基及開業)。
在這些長三角的外商投資項目中,歐洲項目占31個(其中德國占14個,法國占6個,瑞典、瑞士及英國各占2個),美國項目占9個,日本項目占8個,韓國項目占4個。歐洲、美國及日本項目的占比與戴德梁行2024上半年服務的產業項目比例基本一致。
汽車零部件和大健康為重點領域
自年初起,外資企業汽車零部件的制造及研發項目在長三角的投資明顯回暖。二季度汽車零部件項目共計14個。因長三角各地汽車零部件產業的發展相對完備,此類項目的落戶范圍較廣,14個項目分散在8個地級市內。
大健康項目(包含生物醫藥、醫療器械、保健品及衛生護理)在長三角地區共計11個。據戴德梁行觀察,大健康項目是近兩年來外商投資增長速度最快的領域。除對現有產線和產品的增資擴產項目外,外資企業也在積極引進新的產線,以戴德梁行提供選址服務的世界500強企業羅氏為例,羅氏診斷亞太儀器生產基地于2023年年底開業,實現儀器設備產品的首次本土化生產。
更值得一提的是,為更好地融入中國市場,眾多老牌外資龍頭企業自2022年年初起開始考慮開辟中國首個生產基地的可行性,而在此之前的近幾十年間僅有進口銷售這個單一渠道。其中步伐較快的外資企業已簽署投資協議甚至是首個生產基地已開業。如戴德梁行服務的瑞典墨尼克項目,已于今年6月簽署了其在國內首個高級敷料生產基地的投資協議,工廠的建設正在穩步推進中。
上海和江蘇仍是外商投資熱點區域
產業類外商于上海投資項目共計12個,以大健康、新材料等項目為主;于江蘇投資項目共計35個,蘇州與常州分列前兩位。蘇州的17個項目主要以大健康、汽車零部件、高端裝備制造為主,常州的7個項目以汽車零部件為主。
戴德梁行產業地產部中國區租賃與交易線負責人賀超表示,總體來看,市場趨穩復蘇。以上海和蘇州為代表的長三角區域對外資制造業,尤其是以醫療器械及生物醫藥產業為代表的高端外資制造業仍具備較強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