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流行病學統計顯示,我國60歲及以上人群中,帕金森病的患病率為1.37%,據此估計,目前我國的帕金森病患者總數高達362萬人。當前,帕金森病尚無治愈方法,現有的藥物和手術治療能一定程度上減輕減緩癥狀,但也可能出現并發癥。近年來,“干細胞治療”作為一種創新的治療路徑,為攻克帕金森病帶來新希望。
帕金森病等神經退行性疾病的再生修復一直面臨多重瓶頸,主要包括涉及神經元死亡、突觸丟失、炎癥反應等方面。神經干細胞(NSCs)作為一類具有分裂潛能和自更新能力的母細胞,可分化為神經組織的各類細胞,還能分泌生長因子和營養因子支持神經細胞的生存,且具備免疫調節功能,可在一定程度上減輕炎癥反應,保護神經細胞。因此,其在神經系統發育、修復和再生中扮演重要角色,這為治療帕金森病提供了一種可能的新路徑。
近期,北京協和醫院神經外科王任直教授課題組在神經科學領域的國際權威雜志《神經病學和精神病學雜志》(Journal of Neurology, Neurosurgery, and Psychiatry)在線發表題為“Phase 1 study of safety and preliminary efficacy of intranasal transplantation of human neural stem cells (ANGE-S003) in Parkinson’s disease”的研究論文,詳細介紹了神經干細胞藥物在治療帕金森病上的臨床療效,引起業界關注。其療法是在帕金森病患者鼻內移植人源神經干細胞(hNSCs)。
據悉,專注神經干細胞藥物開發的上海安集協康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歷時14年研發創新,致力于攻克神經干細胞移植治療神經退行性疾病中的關鍵問題。此外,還積極布局阿爾茨海默病、脊髓損傷、腦卒中和小兒腦癱等藥物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