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技術作為提升新質生產力的手段之一,已被我國定為戰略性新興產業,“創新藥”一詞也首次進入了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之中。作為上海三大先導產業之一,2023年上海生物醫藥產業規模9337.32億元,增長4.9%。第33個全國稅收宣傳月期間,上海稅務部門主動作為,為生物醫藥企業送上針對性的稅費政策宣講服務,幫助企業充分享受稅費政策紅利,努力為創新藥“治愈未來”助力。
稅惠賦能,研發創新底氣更足
“稅務部門的政策宣講和解讀,幫助企業有效避免了涉稅風險的發生,幫助企業在創業創新路上行穩致遠?!蔽挥趶埥茖W城上海國際醫學園區的上海紐脈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席財務官蔣小旭表示,稅惠政策的支持,讓公司在創新驅動人工心臟瓣膜系統的研發上底氣更足。
浦東新區坐擁張江“藥谷”,是國內生物醫藥產業最聚集、研發管線最多、新藥成果最豐富的區域之一,聚集的生物醫藥產業從業人員達9萬余人。在近期上海稅務部門開展的“科創稅立方”進園區活動中,稅務干部通過亮屏、直播、線下納稅人課堂等多種形式開展宣傳,助力張江藥企向“新”而進。
同樣位于張江科學城的華領醫藥技術(上海)有限公司,專注糖尿病領域新藥研發,歷經10年,其自主研發的一類創新藥多格列艾汀片成功上市,為糖尿病患者帶來嶄新的治療手段。
“生物醫藥要實現良性循環,就要堅持創新,這也是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關鍵所在?!比A領醫藥創始人兼CEO、“上海杰出人才”陳力博士表示,生物醫藥產業具有技術壁壘高、研發投入大、產品周期長的特點,公司可以“多快好省”完成自己的首款新藥研發,也與稅務部門推出的一系列優化稅收營商環境措施和精準落實的稅費優惠政策密不可分。
“在稅務部門‘點對點’輔導幫助下,2023年我們申報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1.33億元,企業所得稅相應減免稅額1990余萬元,節省下來的資金將又一次回流到科技研發,實現良性循環?!标惲Ρ硎?。
據介紹,為更好服務生物醫藥企業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上海稅務部門充分發揮稅收大數據優勢,通過“政策找人”“企業服務包”“遠程幫辦”“可視化答疑”等舉措,將各項稅費政策精準送達經營主體,持續賦能新質生產力。
看得見的“真金白銀”點燃了企業加大創新的熱情?!岸悇詹块T給予了我們高新技術企業強有力的支持,讓企業堅定了中華引領醫藥創新的信心,未來我們將不斷向高標準、高質量、高價值邁進,為中國醫藥健康發展貢獻力量?!标惲φf道。
稅惠添彩,藥企發展“向綠而行”
隨著近年來新發展理念不斷踐行,“綠色制藥”已經成為制藥企業踐行雙碳目標的關鍵。作為上海醫藥旗下核心子公司,上海上藥中西制藥有限公司主要聚焦精神神經、抗風濕免疫等領域的制劑生產及研發創新工作。這些年,公司始終將綠色環保理念深度融入發展戰略,積極推動工廠綠色低碳轉型。早在2020年,公司就被列入工業和信息部第五批綠色制造名單,榮獲國家級“綠色工廠”稱號。2023年,其位于外岡的生產基地成功入選上海市第一批零碳標桿企業,獲得“零碳工廠稱號”。
“自企業成立以來,綠色發展一直是我們的運營理念。瞄準頂層設計,把握綠色低碳趨勢與機遇,這些年我們不斷以數字化轉型賦能綠色制造,通過探索產品工藝、完善生產布局、更新裝備制造等一系列行動,實現綠色動能加碼加速?!鄙虾I纤幹形髦扑幱邢薰径麻L顏國明表示。
經濟綠色低碳轉型,需要以科技創新引領。近年來,國家打出減稅降費組合拳,通過加大稅費優惠力度,讓作為綠色低碳轉型主體的企業得以通過降低創新成本去實現產業研究、技術升級,在推進碳中和的主戰場上貢獻力量。
“作為高新技術企業,我們享受了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先進制造業增值稅加計抵減、高新技術企業所得稅優惠等稅收優惠政策,僅2023年就減免稅額超過5200萬元,讓我們手里攥下更多流動資金,去改進裝備制造,更好地進行生產經營?!鳖亣鞅硎?。據了解,上海上藥中西制藥有限公司近年持續打造綠色生產力,加大力度扎實推進各環節節能減排。2024年初剛剛新建投產的固體制劑專線車間就融入綠色制造元素,不僅運用重力流布局和引入多套管理系統實現智能化、自動化生產,還合理設置CNC區域,減少GMP生產面積,繼而降低潔凈區覆蓋比例從而降低車間總體能耗。
談到未來,顏國明表示,公司將圍繞可再生能源的應用、先進工藝創新、先進設備升級等著力點,通過加強技術攻關,可持續性探索降碳路徑,全力實現綠色發展和經濟效應“雙贏”。(國家稅務總局上海市稅務局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