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主辦的第十一屆上海市科普講解大賽決賽,3月30日經過全市多領域40位選手的同臺競技,產生了一、二、三等獎及優秀獎獲得者。選手們在決賽中,講述上??苿摴适?,共譜“科普最強音”。
第十一屆上海市科普講解大賽自去年11月啟動全市招募,掀起科普熱潮,全市各區1116人報名參賽,經初賽、復賽,最終40名選手晉級決賽。
本屆大賽跨行業、多領域特點突顯,其中,進入決賽的選手,有來自博物館、植物園、動物園等科普基地、科普場館,有來自大學、研究院所,有來自各家醫院的醫務工作者。本屆大賽緊緊聚焦“科技創新+人才”,選手們生動有趣地解讀最新科研成果、傳遞科學聲音、訴說創新故事。
上海市東方醫院孫清磊醫生、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岳陽中西醫結合醫院蔣詩超醫生,都是熱心科普的醫生。
孫清磊醫生此次別具一格,把7個葫蘆娃的不同功力,與OK鏡的各項原理,結合在一起,形象解讀護眼知識,讓科普過程淺顯易懂。
蔣詩超醫生的臨床工作繁忙,勤奮鉆研中醫療法,留心形成了許多科普題材,頻頻與家長孩子們交流。他是第一次參加這樣的比賽,覺得這種形式很好,會更努力開展科普活動。
決賽當天,選手們按抽簽順序上場比賽,經過多個環節的考驗,包括4分鐘自主命題講解、2分鐘的限定命題講解,還要完成評委問答。選手們的知識掌握能力、臨場應變能力,甚至舞臺表演功底,都得到了歷練。這樣的比賽,有助于選手們成為全能型復合型的科普人才。大賽組織者表示,大賽已然成為上海新銳青年,交流、切磋、展示的“科普大舞臺”。
據悉,決賽一、二、三等獎及優秀獎選手都將獲得獎金,10位一等獎選手還榮獲“2024年度上海市十佳科普使者”稱號。
第十一屆上海市科普講解大賽,由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主辦,上海市科技團工委、上海市浦東新區科經委、各區科委(協)協辦,上海奧奇科技發展基金會對選手獎金捐贈資助。(圖片現場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