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哪些算預制菜?對預制菜的概念,市場一直比較模糊。2024年3月21日,市場監管總局等六部門聯合發布《關于加強預制菜食品安全監管促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通知》,首次明確預制菜定義和范圍,強化預制菜食品安全監管,明確了推動預制菜食品安全標準和質量標準體系建設的方向。
《通知》明確規范了預制菜范圍。預制菜也稱預制菜肴,是以一種或多種食用農產品及其制品為原料,使用或不使用調味料等輔料,不添加防腐劑,經工業化預加工(如攪拌、腌制、滾揉、成型、炒、炸、烤、煮、蒸等)制成,配以或不配以調味料包,符合產品標簽標明的貯存、運輸及銷售條件,加熱或熟制后方可食用的預包裝菜肴;不包括主食類食品,如速凍面米食品、方便食品、盒飯、蓋澆飯、饅頭、糕點、肉夾饃、面包、漢堡、三明治、披薩等。
規定不添加防腐劑,嚴格食品添加劑使用
一段時間以來,一些反面案例讓消費者“談預制菜色變”。消費者對預制菜的擔憂,主要集中在生產者、經營者信譽是否有保障,產品是否添加防腐劑、添加劑等。
通知明確,預制菜“不添加防腐劑”“嚴把原料質量關,依法查驗食用農產品原料的承諾達標合格證等產品質量合格證明,嚴格食品添加劑使用”。
加強預制菜食品安全監管,兜牢食品安全底線
《通知》要求研究制定預制菜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統籌制定嚴謹、統一的覆蓋預制菜生產加工、冷藏冷凍和冷鏈物流等環節的標準,明確規范預制菜食品安全要求。研究制定預制菜質量標準。推動研制預制菜術語、產品分類等質量標準,加強與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的銜接。鼓勵依法制定包括產品質量、檢驗方法與規程等內容的企業標準和團體標準。
下一步,加強預制菜食品安全監管主要有哪些舉措?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相關司局負責人表示,嚴格落實“四個最嚴”要求,立足市場監管崗位職責,強化預制菜全鏈條食品安全監管。大力推廣餐飲環節使用預制菜明示,保障消費者的知情權和選擇權。
督促企業嚴格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督促企業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合理配備食品安全總監、食品安全員,落實“日管控、周排查、月調度”工作機制。督促企業強化食品安全“第一責任人”責任,加強風險管控、嚴把原料關、嚴格食品添加劑使用,保障預制菜食品安全。
加強預制菜食品生產許可管理。指導各地市場監管部門結合食品原料、工藝等因素對預制菜實施分類許可,嚴格許可審查和現場核查,嚴把預制菜生產許可關口。
加強預制菜監督檢查。指導各地市場監管部門重點檢查預制菜生產經營企業進貨查驗、生產過程控制、貯藏運輸等。組織開展預制菜監督抽檢和風險監測,嚴厲打擊違法違規行為。
數據顯示,目前預制菜加工企業超過7萬家,2023年產值突破5000億元,正加速駛向萬億元賽道。如何讓消費者吃得明白放心?北京盈科(上海)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周楷人律師認為,建立預制菜食品安全標準和質量標準體系建設,強化預制菜食品安全監管是預制菜行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