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wwwww"></li>
    <li id="wwwww"></li>
  • <li id="wwwww"></li>
    <li id="wwwww"><tt id="wwwww"></tt></li>
    <li id="wwwww"></li>

    安徽宣城:工業強市 “千企”競發

    發布時間:2023-08-25 來源:中國網商務頻道 作者:商聞 責任編輯:沈曄

    近年來,宣城市堅持“工業強市”發展戰略,規上工業企業數量增長較快,優質企業培育成效明顯,數改智轉步伐加速,主導產業集聚初步形成,新型工業化取得顯著進展。宣城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年平均增長率為12.1%,高于全省平均增長率4.6個百分點。其中新開工制造業投資增速184.3%,居全省第2位。

    龍頭引領企業培育擴量增效

    宣城市推動龍頭企業做大做強,產業鏈帶動功能進一步提升,涌現出以中鼎集團為代表的在全國乃至全球相關行業或細分領域具有領先地位的大中型企業。2022年,該市產值超10億元企業34家,超20億元企業15家,超30億元企業8家,超50億元企業3家。其中,中鼎集團2022年全球營業收入達223億元,名列中國制造業民營企業500強(第465位)、全球汽車零部件供應商100強(第85位)、全球非輪胎橡膠制品50強(第16位、國內第1位)。廣信農化集團2022年營業收入突破90億元,成為中國農藥銷售10強企業、中國農藥出口20強企業,產品遠銷80多個國家和地區??扑{特鋁業聚才匯智調整賽道構筑鋁材技術創新高地,產銷量從2013年9000噸躍升至2022年的9.5萬噸,年平均增長30%以上,2022年總產值近23億元,稅收近5000余萬元,已成為中國太陽能光伏新材料優質供應商和華東地區最大鋁建材供應商之一,2025年產值有望突破百億,實現上市目標。

    同時,該市培育了50余戶相關產品獨占行業鰲頭、市場占有率高居全球或全國前3名的“隱形冠軍”企業,如宣城經開區華晟新能源是2023年全球獨角獸榜中“最年輕”的企業,高效異質結光伏產能已超過5GW,全球第1;宣州精方藥業骨科止痛藥(中成藥)市場占有率全國第1;寧國保隆汽配氣門嘴銷量排名全球第1、不銹鋼排氣管產品銷量全球前3;績溪黃山恒久鏈主導產品輸送用平頂鏈全國市場占有率50%以上,穩居第1;旌德黃山膠囊腸溶明膠空心膠囊全國市場占有率70%。

    數字蝶變智改數轉提檔升級

    “十四五”以來,宣城市搶抓產業數字化發展機遇,強化數字基礎設施建設,著力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培育一批企業數字化轉型示范和行業級、企業級工業互聯網平臺,取得成效。2022年度省政府對各市數字經濟發展目標管理考核中,該市位居第4位。

    宣城市已建成5G基站3783個,實現鄉鎮及以上區域5G網絡全覆蓋,95%以上行政村開通5G信號。該市70%以上規上工業企業1500余戶完成數字化診斷,規上工業企業數字化診斷覆蓋率居全省第1位,今年實現全覆蓋。940戶規上工業企業開展數字化初級轉型;321戶規上工業企業實現深度數字化轉型。

    該市創成國家級兩化融合企業34戶,數量居全省第5位,數量居全省第4位;省級工業互聯網示范項目10個,數量居全省第5位;省級智能工廠和數字化車間31個,數量居全省第5位。中鼎密封件、保隆汽車分別榮獲國家智能制造試點示范工廠、國家智能制造優秀場景稱號、國家智能制造試點示范工廠累計4個、國家智能制造優秀場景1個、國家強基工程3個。

    節能降耗綠色轉型提質倍增

    “十四五”以來,宣城市強化工業能耗監測管理,持續推動企業技術進步,產業結構得到不斷優化。緊盯水泥、鋼鐵等重點用能行業或企業,對標能效標桿水平或國際國內先進水平,持續開展節能技術改造,不斷降低單位產品能耗。宣城是鑄造大市,該市現有鑄造產能約560萬噸,居全省第三位。鑄造企業38多家,其中規上企業206家,占全省30%左右,年實現工業產值180億元左右,占全省25%左右?!笆奈濉币詠?,該市加快整合低效落后鑄造產能,推動鑄造企業綠色智能轉型,已退出落后鑄造產能112萬噸,重點圍繞汽車零部件輕量化產品,置換鑄造產能83.7萬噸,新上建設了一批高端鑄造項目,采用國際國內先進生產線對鑄件進行精加工,初步實現鑄造生產數字化、綠色化、專業化,提高了勞動生產效率,降低了資源消耗,減少了環境污染,大大提升了產品附加值。置換后的鑄造產能,產品附加值增長15%以上,單位產品能耗下降20%以上。

    “十四五”以來,宣城市大力開展以綠色工廠、綠色設計產品、綠色工業園區、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為主要內容的綠色制造體系創建,推廣綠色設計和綠色采購,采用先進適用的清潔生產工藝技術和高效末端治理裝備,淘汰落后裝備和工藝,建立資源回收循環利用機制,推動用能結構優化,實現產品對能源資源消耗最低化、生態環境影響最小化、可再生率最大化,打造綠色轉型升級的示范標桿。該市各類綠色轉型示范標桿數量均居全省前3位。新增國家級綠色工廠6家,總數16家,居全省第4位;國家綠色設計產品13種,總數46種,居全省第2位;國家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2家,總數3家,居全省第3位。

    創新驅動專精特新快速發展

    宣城市堅持把專精特新作為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路徑,按照“創新型中小企業--專精特新企業--專精特新冠軍企業--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制造業單項冠軍”成長路徑梯度培育,從數字化轉型、技術創新、上市培育、人才支撐、金融支持等多方面全方位扶持,在積極爭取中央和省級財政資金獎補的基礎上,市縣財政也設立了工業發展獎補資金支持專精特新企業技術改造、項目研發和擔保貸款等。宣城市專精特新企業已呈現出“數量增加、效益向好、創新力強和品牌提升”的特點?!笆奈濉币詠?,該市230戶省級專精特新企業實現營業收入1155億元,占該市規上工業企業數量的11.7%,貢獻27.5%的營業收入;利潤總額92.9億元,占全市規上工業企業利潤的34.3%。

    該市省級專精特新企業擁有136個省級以上研發機構,研發經費占營業收入比重3.89%,其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戶均研發經費比重為4.22%。80%以上的省級專精特新企業從事所在細分領域時間均在10年以上。該市省級專精特新企業擁有中國馳名商標17個,占該市總量的77%。主導和參與制定國際、國家和行業標準363項。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戶均擁有Ⅰ類知識產權發明專利19項,遠高于規上工業企業平均水平(2.5項)。

    “十四五”以來,該市工業企業創新碩果累累,新增各類創新平臺數量居全省前列。爭創省技術創新示范企業11戶,總數31戶,居全省第3位;省標準化示范企業3戶,總數18戶,居全省第2位。新增省級新產品89個,總數190個,居全省第4位。2022年,宣城成功創成省級創新型城市,躋身“全國城市創新能力百強榜”。

    強鏈補鏈主導產業發展強勁

    “十四五”以來,宣城市上下堅持做大做強主導產業、集聚發展優勢產業、優化布局新興產業,深入實施產業鏈鏈長制,形成了“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主導產業進一步壯大、產業集聚進一步提高”的良好發展局面。2022年,該市規上工業總產值2803億元,比2020年增長近800億元;規上工業增加值近兩年年均增長12%以上;民營經濟增加值1340億元左右,比2020年增長300億元以上。特別是新能源和汽車零部件產業在全省乃至在長三角區域均占有一席之地,其中新能源產業增長16.7%,汽車零部件產業增長30.9%。

    新能源產業主要集中在太陽能電池及建材、鋰電池、光伏發電、風電、抽水蓄能等領域,以華晟新能源、固德威、遠景為代表的新能源企業已突破100家,2022年產值超過200億元,成為推動該市產業發展的強勁動能。特別是今年以來,該市新能源產業加速聚集、呈現爆發式增長,新簽約華電新能源一體化示范基地項目、仕凈高效太陽能電池項目、宏潤新能源產業園項目、華晟10GW高效異質結項目、眾鈉能源鈉離子電池項目等一批百億項目,1-4月新能源產業規上工業增加值增幅達71.2%,是全部規上工業增速近12倍。

    汽車零部件產業借助地處長三角地理中心、接壤江浙的區位優勢,依托兩小時配套圈內的江淮、奇瑞、大眾等整車生產企業,已經發展壯大為宣城市最大的主導產業。該市現有汽車零部件企業超過600家,其中規上工業企業298家,占全省汽車零部件規上工業企業總數的1/5左右。該市汽車零部件產業全產業鏈產值突破600億元,近兩年來年均增長30%以上;增加值占規上工業總量的20%左右。宣城市作為安徽省三大汽車零部件生產基地之一,是全國最大的汽車非輪胎橡膠零部件生產基地。擁有動力系統、制動系統、輕量化底盤系統、汽車電子等系列優勢產品,中鼎、保隆、亞新科、飛馬等企業產品市場占有率全國全球前列。已建成汽車零部件產業國家級檢測實驗中心5個,擁有高新技術企業106戶、省級以上創新平臺46個。

    宣城汽車零部件產業將緊抓安徽打造兩個萬億級汽車產業集群和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重大機遇,以中鼎為核心,繼續打造全國最大的汽車非輪胎橡膠零部件生產基地;以永茂泰、亞德林、科藍特等為核心,打造長三角汽車零部件高端輕量化產業集聚區;以立訊精密、裕華電器、寶達電子等為核心,打造以三電系統、車聯網、智艙等為重點的汽車電子先進制造基地;以國家機動車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廣德基地、上汽通用汽車試車場為核心,打造全國有影響力的汽車研發中心、檢驗檢測中心,到2025年全產業鏈產值突破1000億元。

    下一步,宣城市將大力實施工業強市“6543”工程,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深入開展為企服務專項行動,時刻保持“敢拼敢搶敢作為”的沖刺姿態,鍛長板補短板,著力推進制造業“提質擴量增效”,在加快新型工業化發展步伐中,千企競發,奮力“追趕江浙,爭先江淮”!譜寫宣城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新篇章?。愖诤停?/p>

    相關資訊

    中文 English Fran?ais Deutsch 日本語
    Русский язык Espa?ol ???? ???

    中國網客戶端

    國家重點新聞網站,9語種權威發布

    立即下載
    无码免费干干干干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