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中國,醫療領域內的創新創業可謂是任重道遠,從臨床研發、政策法規到資本運作、銷售營銷,一個成長型的醫療機構所遇到的每個環節的問題,都對創業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大的考驗。
因此,獲取眾多資源與助力,是醫療健康領域的創業者度過創業難關,并最終發展壯大的必要條件。
SATOL醫學創新創業營在2021世界生命科技大會上正式開營,自創立之初,醫創營就把“創新”放在首位?;仡櫷?,作為樹蘭醫療集團總裁、SATOL醫學創新創業營的發起人,鄭杰承認自己很榮幸地參與其中,并見證了一個個創業人的蛻變。
樹蘭醫療集團總裁、SATOL醫學創新創業營的發起人鄭杰先生
01
首期醫創營完美“跨越周期”
3月12日,SATOL醫學創新創業營(以下簡稱醫創營)第一期畢業典禮在樹蘭(杭州)醫院醫空間舉辦。參加畢業典禮的25位學員,在巨幅的天使畫像下合影,紀念這一年的時間里風雨同行,彼此經受住了疫情的考驗,也收獲了一份新知和友誼。
”SATOL醫學創新創業營是一個共創、共享、共用的平臺。第一期醫創營學員從整體上素質非常高,涵蓋了當今醫療創新的大醫療健康產業鏈的方方面面?!班嵔芨锌?。
“比如,我們的學員中有做創新診斷的,有做藥物研發的,也有做服務系統的。所以,在整個醫療產業鏈上,他們具備了一定的互補性。而SATOL醫學創新創業營成立的初衷,旨在幫助學員洞悉醫療產業趨勢,融入醫療創新生態,提升醫療業務認知,接觸醫療融資實戰,明晰企業快速成長之道,在時局的變革中實現跨越式發展?!?/p>
首期SATOL醫學創新創業營學員畢業照
六個模塊的學習,有政策方向的點化、有資本賦能的加持、有管理經驗的觸動、有經營案例的啟發,所有這些,都讓同學們受益匪淺——首期醫創營學員企業在課程學習期間,所屬企業的總估值增長超50億元,融資金額超10億元,部分學員更是在當前資本環境下連融兩輪。尤其可喜的是——更有10家同學企業,相互之間簽署了8份合作協議。
一路走過來的醫創營無疑是開了個好頭,這讓學員們和鄭杰都信心滿滿,目前,后續的醫創營招生工作也正在順利地展開。
02
為“生態賦能”是樹蘭的初心
集健康醫療服務、醫學科研、醫學教育為一體的樹蘭醫療集團是一家綜合性科技醫療集團,目前建有樹蘭(杭州)醫院、樹蘭(安吉)醫院、樹蘭(衢州)醫院等醫療機構,努力打造現代化醫療管理輸出能力,并且與福建、重慶、河南、山東、深圳等地的醫療機構開展深度合作,積極引入優質醫療資源,滿足群眾多元化就醫需求。
樹蘭(杭州)醫院
“樹蘭醫療的創立初心,是希望為中國老百姓貢獻一個綜合性的醫療平臺。在國家鼓勵社會辦醫的背景下,樹蘭醫療旗下的第一家醫院樹蘭(杭州)醫院在2015年底開業。在樹蘭的創始人團隊里,多位專家擁有全科醫學背景及綜合性醫院管理經驗,樹蘭天生擁有綜合性的‘基因’。憑借人才優勢和平臺的靈活性,這些年我們也一直為了滿足群眾多元化的就醫需求而在不斷探索中?!编嵔苤t遜地介紹說。
另一方面,鄭杰也一直通過樹蘭SATOL加速器幫助生命科技優質企業從“幼苗”到“大樹”。樹蘭SATOL加速器隸屬于樹蘭俊杰旗下,與傳統產業加速器模式一樣,樹蘭SATOL加速器同樣能為初創企業提供基金支持,解決初創企業資金來源問題。但與傳統加速器模式不同的是,樹蘭SATOL加速器還可為初創企業提供有效的臨床資源。而究其原因,也是因為樹蘭SATOL加速器的背后,是擁有豐富臨床資源的樹蘭醫療集團。
樹蘭俊杰除了擁有樹蘭SATOL加速器外,還擁有兩支科技基金。且已在基因檢測、基因編輯、細胞治療、微生態、DNA合成、腫瘤精準治療、醫學人工智能、新型醫用材料等領域投資了一批優質企業。
身為樹蘭系的掌舵人,在鄭杰的規劃中,面對未來的三到五年時間,中國醫療行業的整體環境、宏觀格局以及技術生態會加速迭代進化,“希望在深耕醫療領域的同時,能夠更多從一個生態體系的角度去參與、去賦能整體行業的發展?!?/p>
03
AI技術驅動智能醫療
提及最近熱絡的CHATGPT將為醫學領域帶來的變革,鄭杰的認知是謹慎而樂觀的?!耙浞值負肀?,積極地感知?!彼偨Y說。
作為帶有醫療基因以及互聯網經歷背景的鄭杰,多年來一直在TMT、數字醫療、社會資本辦醫等領域深耕。
幾年前,鄭杰已經開始在浙江樹人學院樹蘭國際醫學院的課堂上,開設了一門深受歡迎的課程——計算醫學。與ChatGPT的無線延展不同,這門課程更多地基于從醫學與信息計算的系統思維視角,為學員們解讀“信息時代的新醫療”;以及計算醫學是如何快速從數字生命的視角認識疾病與藥物,站在系統科學、復雜性科學的角度,理解生命背后的運轉邏輯,實踐“探索生命”長期愿景。
目前,計算醫學(CM –Computational Medicine)已經成為國外的熱門學科。美國的UCLA大學,幾年前把原有的生物數學系,更名成為計算醫學系。約翰霍普金斯、斯坦福、牛津等大學都開設了相關課程。計算醫學是在醫療大數據、人工智能基礎上,從生命建模的角度,對生命本身的深入洞察,由此對醫學帶來深度變革。
隨著患者權力的崛起與認知能力的提升,患者與醫生在信息獲取上的平等性會越來越強,這就標志著傳統家長式醫療模式正在向民主化協作醫療模式過渡,當這種模式發展到一定階段之后,醫療概念將發生本質的變化。
“事實上,從經驗醫學到計算醫學,相關性并不意味著因果關系,計算醫學是希望能穿越大數據找到生命健康的因果關系?!?/p>
如今,在不斷地實踐過程中,“人體信息模型 - BIM”是鄭杰經常會提及的一個詞。他已經把“人體信息模型 - BIM”的理念歸納為未來醫療服務的基礎能力之一。
04
三個閉環形成推動醫療發展
憑借著深厚的學術素養以及在一線打拼的實際經驗,鄭杰對醫療改革的未來,有著極為清晰的認識。
“未來的醫學從業者,應該成為知識管理者和使用者,應更多的與病人溝通和關懷,為病人提供決策支持,或幫助病人進行決策,成為病人的伙伴?!编嵔苷f。
他將其中的要點概括為:開放生態、數據驅動、平臺支撐、整體思想、回歸自然。為了更好地闡述自己的觀點,鄭杰以“三個閉環”舉例,形象地解釋了其對于未來醫療的思考。
第一個閉環是經濟屬性和公益屬性的閉環。鄭杰表示,不管是醫生集團還是醫療集團,做事初心都是十分重要的,經濟屬性和公益屬性之間的度應該如何把握始終是個敏感問題?!暗鋵嵔洕c公益并不矛盾,并不是先后關系,而是同步和融合的關系。未來醫療領域的企業家,并不是功成名就之后再做公益,而是把企業本身做成一家社會企業或共益企業。企業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需要同時發生,并找到最佳的平衡點和性價比。在讓企業能活下來,活得久的情況下,積極為百姓與社會做出超越經濟屬性的貢獻?!编嵔苷f。
第二個閉環是醫療的服務供給與保險支付的閉環。在全世界范圍內,每個國家都在探索本國最佳的保障型醫療(對應的另一個是消費型醫療)的衛生經濟學閉環?!盎貧w到醫療改革的本質,任何參與保障型醫療服務網絡的醫療機構,都要積極探索在高水平的醫療、高品質的服務、較低的成本的三者之間,取得一個最佳的平衡點。從國家角度,普惠型的醫保覆蓋面與覆蓋深度是一個重要指標,其他通過商業保險、消費醫療和增值服務,滿足不同層次的醫療需求。這既考驗國家政策制定者的智慧,也是給所有參與供給側醫療服務機構管理者的大命題?!编嵔苷f。
第三個閉環是醫療服務與科研轉化的閉環。當前,業內優秀的醫院都在探索以“臨床科研一體化”為核心的研究型醫院的模式?!按筢t精誠,我們看到從古至今,大醫都既是醫生,也是科學家和工程師。尤其在當今信息化、數據化、計算化的時代,如何在提供好臨床服務的過程中,積累經驗和數據,為下一代技術的產品的創新進行賦能,是研究型醫院的重要課題?!班嵔苷f。
事實上,無論是樹蘭醫院、樹蘭國際醫學院還是SATOL醫學創新創業營,都在這三個閉環的循環往復中,不斷在探索。最終,鄭杰的構想是據此打造出一個社會辦醫療機構的本土模型,更好地適應發展,并為社會造福。
鄭杰是個酷愛閱讀的人,他看書的目的并不是在書中找尋靈感和答案,而是體會到一種與現實對應的節奏,從而在思考和共鳴中發現事實背后的本質。
“中醫的理論基本上可以歸結為一種哲學思想,它講求平衡,道可治國亦可治人。聯系到醫學科研方面,盡管我們的醫療創新不能說走在世界最前列,但實際上,我們在系統思維方面還是相當超前的。閉環管理也像中國傳統哲學中的陰陽調和,它是動態辯證的一個邏輯?!?/p>
05
壓力之下,正確把握機遇
自2009年新醫改意見發布發以來,我國的醫療產業的變革就從未止歇,隨著市場宏觀環境的變化,社會辦醫療機構也進入了發展的關鍵階段。
作為樹蘭系的掌舵人,鄭杰在把握機遇的同時,不可避免的要承受多重壓力:一方面社會辦醫療機構自身要適應市場變化而加速轉型,另一方面還要處理好持續性與創新思路之間的關系以避免“被逼進死角”的困境。
大勢所趨之下,鄭杰不僅要領導醫院在發展的道路上穩步前進,同時,更要有戰略眼光和現代意識、把不忘初心的堅持貫徹始終。
“從總體上看,辦一家綜合性的社會辦醫療機構最難之處在于,沒有完全成熟、可復制的本土模型或經驗可以借鑒,一切都要摸著石頭過河?!焙迷?,國家在支持和鼓勵社會辦醫發展方面也在不斷推進,釋放多種激活信號,無論是政策層面和市場層面,都越來越開放包容,對于未來,鄭杰充滿期待。
“近幾年,人們對于醫療資源的需求從找醫生轉變到追求更為優質的醫療體驗,更多優秀的人和社會資本的引入,可以壯大醫療行業的整體供給,給老百姓提供更多的就醫選擇。在我看來,社會辦醫力量是有機會成為公立醫院的有效補充,滿足百姓差異化需求的。也因此,樹蘭醫療的挑戰與機遇一直是并存的?!?/p>
早在一年多前醫創營開幕式的分享講演中,鄭杰就地向同學們推薦了《失控》那本書。這是一本關于機器、系統、生物和社會的“大部頭”;書中提到并且今天正在興起或大熱的概念包括:大眾智慧、云計算、物聯網、虛擬現實、敏捷開發、協作、雙贏、共生、共同進化、網絡社區、網絡經濟等等。他為此寫過6萬多字的讀書筆記。
之所以推薦它,鄭杰說,因為這是一本“思考生命背后的邏輯”的書。
“特別是對于醫學創業者來說,我們做企業,做事業的過程中,需要保持對自然、對生命發自本真的敬畏和好奇,同時需要有大愛去包容這個世界的種種新奇。如此才能在不斷探索中,擁有一種更高的思考維度,更寬的視野,更大的心胸去行走這條充滿荊棘的創業之路?!保ㄆ髽I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