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wwwww"></li>
    <li id="wwwww"></li>
  • <li id="wwwww"></li>
    <li id="wwwww"><tt id="wwwww"></tt></li>
    <li id="wwwww"></li>

    探索創新型綜合防治方案 讓心梗遠離年輕人群

    發布時間:2023-04-14 來源:中國網商務 作者:梁長玉 責任編輯:周健

    “全民防范,老少皆同,醫患協力,遠離心梗,這是我作為一個心內科醫生的最大心愿?!睆偷┐髮W中山醫院心內科主任醫師姚康說。

    從醫20多年,姚康在臨床和科研的道路上奮力前行。在臨床上,他已成功為冠心病患者實施萬例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手術,將很多徘徊在生死邊緣的患者拉回他們親人身邊,并在東方國際心臟會議、長城國際心臟病會議以及中國慢性閉塞病變俱樂部會議上實況轉播主刀的慢性閉塞病變手術。在科研上,他瞄準“年輕冠心病基因及代謝組學機制”,致力于揭示其背后的發病機制,為這一特殊患病人群探求新的創新型治療方案。

    精準定位年輕冠心病患者數據

    近年來,年輕人因為心梗英年早逝時常發生,讓人痛惜。2009年8月,28歲的浙江衛視的女主播梁薇在上海出差途中突發心肌梗塞搶救無效去世。2016年10月,44歲的“春雨醫生”的創始人兼CEO張銳死于突發性心肌梗塞。為什么心梗在“白骨精”(白領、骨干、精英)中高發?為什么年輕人也會因心梗死亡?應該如何遠離心梗?

    姚康介紹,冠心病是一種因患者冠狀動脈硬化、脂質沉淀,形成了粥樣斑塊,由于某些誘因致使斑塊破裂,血小板集聚形成血栓,突然堵塞冠狀動脈管腔,造成動脈急性、持續性缺血缺氧,進而導致心機壞死的疾病,多發合并在帶有基礎病的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肥胖等原因的老年人身上。研究顯示中國發生心梗平均年齡為62歲,但現在有數據顯示35至44歲患者的急性冠心病發生率在3年內增加了30.3%,45至55歲患者增加了21%,這意味著心梗發病呈現年輕化趨勢。

    姚康發現,年輕冠心病患者中,冠心病家族史、遺傳傾向成為了獨立危險因素。相較于老年冠心病患者,年輕冠心病患者臨床特點鮮明,冠心病傳統危險因素少,但起病突然,多數表現為急性冠脈綜合征,院外死亡率極高,且血管病變的嚴重程度、干預手段、遠期預后和老年患者存在明顯差異,因而對冠心病尤其是年輕早發冠心病的防治刻不容緩。

    2016年11月,由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心內科葛均波院士牽頭的“國家十三五重大項目”將姚康等主持的《中國45歲以下年輕冠心病臨床特點及遺傳學特點研究》(簡稱GRAND研究)列為子項目,主要通過臨床研究、基因組學研究、代謝組學研究三個方面進行分析,主要目標是分析中國年輕早發冠心病患者的相關基因、易患因素、臨床特征以及干預手段對遠期預后的影響,為制定適合我國國情的、針對年輕冠心病人群的有效早期預警和規范可行的綜合防治提供科學依據。

    全面探索中國樣本圖譜

    2000例患者入組,2000多天的樣本收集、整理、分析,姚康和GRAND研究團隊一起進行了多中心、大樣本的前瞻性和觀察性研究,分析環境因素、遺傳因素、臨床指標以及生活壓力與年輕早發冠心病發病的相關性;解析年輕早發冠心病患者的臨床特點、病變特點、治療效果、預后及對生活狀態的影響。

    2022年7月,重點報道中國具有代表性的科學研究進展的綜合性英文學術期刊《national science review 》發表了葛均波、鄭琰、洪尚宇、姚康、戴宇翔等撰寫的原創性文章"中國人群早發冠狀動脈疾病研究報告"。研究報告提示中國漢族年輕早發冠心病患者心血管危險因素的特點、臨床表現特點、冠狀動脈病變特點;探索中國漢族年輕早發冠心病患者治療策略以及對治療的反應;分析環境相關因素與中國漢族年輕早發冠心病發病及預后的關系;解析工作壓力與中國漢族青年冠心病發病及預后的關系,探討它們之間的關聯性;篩選出與中國漢族年輕早發冠心病相關的致病基因,并在大規模研究人群中進行驗證,在國際上首次提出LDLR基因罕見突變及QTRT1是中國人早發冠心病的致病基因。

    業內專家學者認為,GRAND研究有助于建立并篩選出冠心病的易感人群的遺傳標記物、生物標記物,“期盼我們的研究能夠為今后發病機制、早期篩查、早期預警以及預后評估提供靶點,并制定適合我國國情的、針對年輕早發冠心病人群的綜合防治方案?!币嫡f。

    大力倡導全民預防

    日常生活管理是心血管疾病治療的一部分,也是預防疾病的重要措施。姚康認為,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作為一種由環境因素和遺傳因素共同作用導致的復雜疾病,隨著大量臨床研究的開展和技術手段的進步,冠心病的整體診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預防發病對健康的作用要遠大于治療,對于冠心病尤其是年輕早發冠心病的防治刻不容緩。  

    臨床診治和科研的同時,姚康還善于從臨床問題出發,專注于解決實際問題。由姚康和葛均波院士申請的“一種液體創可貼式冠脈帶膜支架及其制作方法”去年獲得國家發明專利,巧妙地解決了介入手術過程中可能出現的血管穿孔這一突發危重狀況。                

    今年3月25日,《中國血脂管理指南(2023)》正式發布?!吨改稀分赋觯荷攀衬J睫D變、身體活動減少以及不良生活方式,我國兒童青少年脂質異常血癥發生率呈上升趨勢,檢出率高達20.3%至28.5%。為此,《指南》新增了兒童青少年血脂篩查的部分。另外,《指南》明確,血脂檢測應列入小學、初中和高中體檢的常規項目。

    對于《指南》的發布,姚康倍感欣慰,“預防發病對健康的作用要遠遠大于治療。早檢測、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才能有效防治心梗的肆虐?!?/p>

    相關資訊

    中文 English Fran?ais Deutsch 日本語
    Русский язык Espa?ol ???? ???

    中國網客戶端

    國家重點新聞網站,9語種權威發布

    立即下載
    无码免费干干干干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