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wwwww"></li>
    <li id="wwwww"></li>
  • <li id="wwwww"></li>
    <li id="wwwww"><tt id="wwwww"></tt></li>
    <li id="wwwww"></li>

    外資助力上海產業園區向“零碳”目標邁進

    發布時間:2023-02-21 來源:中國網商務 作者:商聞 責任編輯:周健

    截至目前,上海在各類低碳園區發展的過程中,已積累了成功經驗和范例,并和落戶其中的外資企業形成互動和相互促進,展現出眾多綠色發展的新理念和新模式,為上海更多產業園區的“雙碳”進程,提供了樣本、參照。

    產業園區應該爭先“零碳”“碳中和”

    “零碳”或“碳中和”的園區是指在園區內直接或間接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在一定時間內通過減源、增匯、負碳技術及管理創新等方式,以抵消自身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實現碳的“零排放”。

    根據上海市生態環境局2021年8月制定的《上海市低碳示范創建工作方案》,對于申報近零碳排放實踐區的,碳排放強度應達到全市同類區域的先進水平或低于創建基期的50%以上,碳源碳匯比達到2以下,可再生能源利用占比達到20%以上;創建區域均應在若干領域達到國際國內同類先進水平,在新技術應用、機制創新方面形成具有借鑒意義的經驗。

    上海市生態環境局2022年1月發布《關于開展低碳示范創建工作的通知》,臨港國際創新協同區、金山區廊下低碳農業區、楊浦區大創谷、閔行區紫竹高新區、閔行區虹橋主城前灣地區、徐匯區漕河涇新興技術開發區、靜安區市北高新技術服務業園區、松江區臨港松江科技城,榮列“低碳發展實踐區創建名單”。

    國內外已有的碳排放核算方法

    (畢馬威中國KPMG整理提供)

    外資企業聚集區已在減碳方面有所建樹

    全國完成“雙碳”目標,需要大量的城市奮勇當先。而城市實現“雙碳”目標,需要大量的零碳產業園區累積而成,其中,上海外企集聚的園區,在減碳方面各有建樹。

    位于上海金山區的上海碳谷綠灣產業園規劃面積13.19平方公里,重點發展綠色新材料、生物醫藥、節能環保產業及相關生產性服務業,經過多年發展,集聚了德國basf、科凱,美國huntsman、si group,瑞士clariant,日本三井化學、花王、東曹、帕珂、東邦化學、中遠關西、立邦等知名外資企業。

    地處上海普陀區的上海西北物流園片區,2022年11月為大型外資企業普洛斯啟動了更新升級項目,要將其打造為專注于高端食品冷鏈和醫藥健康產業的地標性智慧供應鏈旗艦園區,建設新一代智慧零碳園區。普洛斯所在的園區占地面積179,162平方米,是當地規模最大的物流園。

    針對園區里的外企的節能降碳需求,上海閔行開發區的做法是深挖園區“零碳”潛能,在產業鏈上“降碳”。園區的供熱項目,2020年覆蓋米其林輪胎、西門子開關等3家企業的熱網支線管道,鋪設完成并實現供熱;截至2022年底,供熱項目熱網主線全線貫通,為強生(中國)在內的多家企業提供了生產用蒸汽。

    上海提出園區產業結構升級的路徑

    上海每個產業園區都應加快邁向低碳、零碳,共同助力上海如期甚至提前完成“雙碳”目標。

    2022年12月發布的《上海市工業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提出了實施產業結構升級的路徑,要求圍繞各區重大項目建設及重點產業布局,推動低效園區產業升級。

    按照我國知名專家周漢民2022年8月發表的觀點,產業園區不僅是產業集聚發展、貢獻經濟增長的主陣地,更應是踐行節能減排、優化生態環境的主戰場。以我國工業碳排放最集中的區域——產業園區為抓手,持續推動產業結構調整,是有效達到減排、如期實現“雙碳”目標的關鍵。各個產業園區應率先通過降碳努力和綠色轉型,為實現“雙碳”目標、生態發展之路提供示范標桿。(上海市外國投資促進中心《投資上?!冯s志) 

    相關資訊

    中文 English Fran?ais Deutsch 日本語
    Русский язык Espa?ol ???? ???

    中國網客戶端

    國家重點新聞網站,9語種權威發布

    立即下載
    无码免费干干干干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