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時8年談判,《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自2022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作為15個成員國共同努力的成果,協議實施3個月以來,這個全球人口最多、經貿規模最大的自貿區,為成員國企業帶來了產品關稅降低、通關流程簡化、投資大門放寬等諸多紅利。
中國高度重視RCEP的生效和實施。在所有成員國中,中國率先提交RCEP核準書,為協定如期達到生效門檻起到積極作用。商務部會同五個部門印發了《關于高質量實施RCEP的指導意見》,梳理了RCEP中涉及到的701條約束性義務,包括關稅減讓、海關程序簡化、原產地規則技術準備、產品標準、服務貿易開放措施、投資負面清單承諾、知識產權全面保護承諾以及行政措施和程序合規等內容,力求通過高質量實施RCEP,以更高水平開放促進更深層次改革。
上海作為中國最大的經濟中心城市和國際貿易中心,是RCEP成員國在華重要的經貿合作伙伴。2021年,全市口岸貿易額達10.1萬億元,繼續保持全球最大口岸城市地位;實際使用外資225.5億美元,增長11.5%,規模創歷史新高,新認定跨國公司地區總部60家、外資研發中心25家,累計分別達到831家和506家;對外直接投資中方投資額196.2億美元,增長29.8%,規模保持全國第二。2022年,在RCEP生效的助推下,上海以產業門類齊全、配套能力強、生產效率高的優勢,更有潛力吸引區域內外企業加大投資,進一步提振各國企業在上海和中國發展的信心,也為上海高水平開放、高質量發展培育新動能、注入新動力。
今年2月,上海市商務委下發了《上海市關于高質量落實(RCEP)的若干措施》,明確將加大對RCEP成員國的投資促進力度,支持企業對RCEP成員國投資,利用原產地規則優化產業鏈布局,推動先進制造業發展,從而深化雙向投資合作。全市商務系統也一起行動,上線了RCEP最優關稅查詢系統,為各國企業送上精準服務,讓與RCEP成員國往來的各類企業有了便利化工具。RCEP實施首月,上海海關已累計受理273份進口享惠報關單,貨值2.8億元,關稅減讓489.5萬元;簽發RCEP原產地證書4553份,貨值17.9億元;實現優惠貿易項下進出口總值達20.7億元。這些數字的背后,預示著以外向型為主的外資企業在上海開展雙向經貿往來將有更多合作空間,并進而帶動相關產品上下游產業鏈吸引更多境內外企業來滬投資,上海企業赴境外特別是RCEP成員國投資也將由此引來新一輪發展。
RCEP不是終點站,前面還有《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CPTPP)和《數字經濟伙伴關系協定》(DEPA)這2個新目標。目前,中國已經正式申請加入CPTPP和DEPA,這體現了進一步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的決心和信心,也體現了中國加強全球數字經濟領域合作、促進創新和可持續發展的真誠意愿。未來,上海將繼續運用好RCEP規則,并積極對接更高水平的國際經貿規則,抓住浦東引領區、臨港新片區、長三角一體化、進口博覽會、虹橋國際開放樞紐建設等國家戰略,全力推進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城市數字化轉型和綠色低碳產業變革,努力形成城市未來新的投資熱點,為各國企業在滬發展提供新機遇和新賽道。(上海市外國投資促進中心《投資上?!冯s志)